让消防科普惠及民生——我省消防部门全面提高公众安全素质工作纪实
今年,我省消防部队以“科普教育基地、消防(队)站、专题讲座和志愿服务队”为抓手,以“打造科普教育平台、拓宽科普教育渠道、营造科普教育氛围、壮大科普教育队伍”为目标,扩大消防科普宣传覆盖面,彰显消防科技支撑发展、消防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作用,营造了“人人关心消防、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公众消防科普意识和安全素质。
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消防科普教育活动。9月15日,山西省2012年“全国科普日”暨第九届“科普三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市迎泽公园举行。为使此次消防科普宣传活动取得实效,消防总队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制作了《全民消防安全至上》、消防宣传二十条等宣传画册、挂图及消防年历、家庭防火常识、公众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常识等宣传资料两千余份,为过往群众讲解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和消防安全常识,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欢迎。
利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全省消防部队充分发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中的主阵地作用,各地纷纷开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向社会传播消防科技理念,展示消防科技成果。太原市将消防教育基地正式作为“太原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面向师生开放,其以文字、声像、图片、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有机结合,形象逼真地宣传普及防火灭火科学知识。忻州市借助《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宣贯周时机,组织所属各消防大队、中队对外开放消防站,组织有关单位从业人员和消防志愿者参观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阳泉市积极开展“夏季消防科普教育——走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科普宣传栏、文化橱窗、板报、广告栏、标语、漫画等平台,专门制作了一批消防公益墙报,全方位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以消防(队)站为载体,拓宽科普教育渠道。消防站是消防部队加强消防教育的窗口。我省各地消防充分利用报纸、学校、社区等多种宣传教育渠道,采取消防培训、参观指导、警民共建等形式,广邀社会各界群众到消防站参观学习。参观期间安排专人负责讲解示范,让参观人员亲自体验,亲自操作灭火器,重点突出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知识等内容传授。截至目前,各地消防站共接纳中小学、企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团体310多个,累计接纳人次约达30万余人次,发放各类消防宣传手册、传单、读本180万余本(张),有力地提高了社会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开展消防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各地消防部门在现有开放的消防站里,增设消防宣传版面,完善消防宣传设施、资料,建立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同时,在当地的政府网站、支队互联网页上增设消防科普网页,添加消防法规等内容,让更多的社会群众能从多个层面体验消防、感受消防。运城市借助消防宣传“六进”、网络、新闻媒体、志愿者、校园五大平台,通过悬挂标语和横幅,印发宣传材料,设立宣传板、咨询点深入辖区等形式,广泛开展消防科普教育活动。晋城市充分利用报纸、学校、社区等多种宣传教育渠道,广邀社会各界群众到消防站参观学习,向参观者介绍各种特勤消防车和特勤救援器材的性能、作用,并让参观者实际操作。长治、吕梁、临汾等支队节前在科普教育基地再送“消防餐”,以实地参观的方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消防科普教育。
媒体联动,扩大消防科普知识的覆盖面。全省各地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介绍重点活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刊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等方式,对本地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各支队在当地的政府网站、支队互联网页上增设消防科普网页,添加消防法规、消防知识、消防器材介绍等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完善消防常识,让更多的社会群众能从多个层面体验消防、感受消防,逐步提高全面消防安全意识。(程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