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中塘镇流动人口享均等化公共服务

2012-12-05 16:37:1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网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四小二年二班的徐晓梦同学一家是流动人口,一年前,晓梦患重病,经过治疗虽然病情逐渐好转,但晓梦仍无法独立行走、语言表达迟缓,康复治疗需要巨额的医药费,可20余万元的治疗费已经让晓梦一家掏光了家底。中塘镇主管领导得知情况后,带领工作人员来到徐晓梦家中看望,送去2000元慰问金。马圈村计生协组织村民为晓梦捐款3000余元,中塘各村舞蹈队的奶奶和阿姨们听说了晓梦的事,自发组织为晓梦捐款一千多元……社会各界的爱心源源不断,6.5万元爱心捐款在最困难的时候给晓梦一家送去温暖。

    “一站式”服务让流动人口找到“家”

    在中塘镇,像晓梦这样感受到温暖的外来人口还有很多很多。2005年3月,中塘镇政府整合了计生、妇联、工会、社保、综治、司法等12个部门,创办大港第一个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力求让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全方位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经过7年探索和努力,流动人口“一站式”管理服务中心遍布24个行政村,工作站、谈心室、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对流动人口实现全覆盖,七千多流动人口切切实实感受到“进了中塘门,就是中塘人”的温暖。除了农业项目上的扶植,中塘镇还累计帮助约300名流动人口实现就业。同时,镇政府还请专家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先后有20名流动人口通过考核拿到了上岗证。此外,中塘镇还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定期对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并建立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站,帮助流动人口解决生活工作上的难题,切实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的平等。

    流动人口感受温暖和关爱

    中塘镇本着流动人口子女要和本镇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服务宗旨,率先建立了大港地区第一所农村国办流动儿童幼儿园,并创建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示范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不划片,还建起大港地区第一座过街天桥保障入学安全,确保全镇每个流动人口子女都能享受到与本地孩子同等的义务教育。针对一些困难家庭,中塘镇建立了专门面向流动人口子女的助学金,出资5千余元对50户流动人口困难家庭给予物资救助;还对考入本科院校的2名流动人口子女发放奖励助学金2000元。

    中塘镇以计生工作为依托,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扩大对流动人口的辐射面,为流入育龄妇女实施计划生育手术15例,免费为流入育龄妇女发放药具2000余盒,1667名流动育龄妇女每年可享受两次免费体检,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免费接受生殖健康检查率达92%以上,计生委还特别出资为55户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使他们在异乡谋生多了一份保障。另外,中塘镇对辖区内建筑、采棉等行业的季节性外来务工人员每年开展免费体检2次,并投入两万余元为他们发放药品、慰问品,使身在异乡打工的流动人口感受到当地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流动人口的“精神家园”

    在中塘镇,丰富的文化活动平台、多彩的文化服务不仅满足了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使他们积极融入当地环境,实现自我价值。打工者俱乐部是中塘镇政府针对流动人口专门成立的文化活动组织,在中塘镇开展的广场舞大赛、镇歌演唱比赛、共创辉煌大舞台、计生知识竞赛等活动中,到处都能看见打工者俱乐部成员的身影,在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今年中塘镇先后组织四场文艺演出活动,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服务了流动人口,还吸引他们积极要求参与进来,形成自我服务的良性循环。此外,中塘镇还专门出资为打工者俱乐部的200名流动妇女订做晨练服,投入100余万元建立了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咨询室”24个、“文化书屋”13个,“流动人口俱乐部”10个、“快乐营地”1个,这些场所成为了流动人口享受服务的温馨乐园,不仅增强了她们的归属感,也增强她们建设第二故乡的信心。(记者 于国富 通讯员 袁玮 雷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天津市召开滨海新区重点市政配套工程现场推动会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价格诚信建设工作
·农工民主党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建议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天津滨海新区法院召开全院大会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天津市滨海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启动
·天津滨海新区:“智慧滨海”快步走来

·天津滨海新区:“智慧滨海”快步走来
·天津滨海新区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中心投运
·天津滨海新区今年保障房11月底全部开工
·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百个居民文化室面积均超200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