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孔雀河景色,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前来游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说,“良好的治安人文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公安厅、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地警务保障部门多方筹措资金,采购了警用装甲车、运兵车、动中通卫星通信车等一批新型装备,有效提高了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所有装备建设始于实战需求,所有装备建设基于资金投入。“作为经济并不算发达的中小城市,在这方面,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库尔勒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负责人说。
加大投入全面推进“210工程”建设
库尔勒是连接南北疆的咽喉要道,是进入南疆的桥头堡,辖9乡3镇和5个国有农牧园艺场,常住人口60余万人。据介绍,近3年来,市财政对公安公用经费预算实现了全额保障,地方党委政府对公安经费投入不断增加,达到了自治区公安厅规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且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财政拨付公用经费总额比2010年增长了近66%。
“当前,库尔勒市公安经费占市直部门预算的15%,装备经费占公安当年总支出的15%。”库尔勒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和“210工程”建设要求,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支撑点。库尔勒市公安局以网络侦查、技术侦查、刑事技术、视频侦查技术“四大支撑”为切入点,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亮点工程、精品工程、民生工程”为目标,以最大力度实施科技强警战略,把高科技先进装备研发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抢占公安信息化建设制高点,力争使公安先进装备建设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沿海地区水平,部分装备建设项目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在科技信息化建设项目方面,库尔勒市公安局将已建和在建的20个信息化建设项目整合为14个项目,节约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在应急装备物资保障方面,落实物资储备库房面积达200平方米,存放通信类、防暴防护类、警械类等6类36个品种装备。他们与中国网通合作,采取企业出资、政府租赁的方式,建设了覆盖全市90个路口、16处重点路段、405个点位,集交通引导、治安管控、辅助指挥、视频侦查为一体的先进智能管控综合系统,实现对城区主干道、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的全覆盖,主城区街头“两抢”等可防性案件较之前下降31个百分点。
此外,库尔勒市公安局先后新建、改(扩)建了16个重点民生项目(基层所队业务办公楼)和公安局业务办公大楼,对25个执法办案单位的功能区进行了集中改造,为19个派出所新建、改(扩)建了127个警务室,在市区重点场所新建了9个阳光警务综合平台。
强化管理实现公安装备效能最大化
为确保国有资产物尽其用、切实发挥实效,库尔勒市公安局坚持用制度管理、以机制约束,形成了“装财管理制度化、预算采购程序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后勤管理集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的“五化”管理模式。同时,严把固定资产在购置、报账、录入等方面审核关,指定全局和基层各单位的专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明确了管理员在资产立账、定期维护、申请报废等工作流程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管理关和监督关。
为避免基层公安机关装备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库尔勒市公安局提出了装备建设“科学论证、立足实战、长远规划、统筹发展”的目标,力求装备建设更加适应当地公安工作的快速发展。他们成立了由警务保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办”,具体承担全局年度装备建设项目的规划论证、指导实施、项目推进、效果评估等职责。对投入资金额度大、技术含量高的装备建设项目,邀请社会专家、院校教授参与方案论证,多方听取意见,充分协调沟通,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
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之前,库尔勒市公安局各部门购买使用的基础地理数据不一致,部门之间在地理信息的业务数据共享和交换上存在困难。为此,在开展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之初,市局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最终提出公安机关内部对基础地理数据的购买和加工处理要归口管理,明确各警种、各部门职责分工,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近100万元。
公安装备建设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如若分散投资、全面建设,势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库尔勒市公安局充分整合现有装备资源,最大限度实现装备建设的共建共享。该局修建了2个装备物资仓库,购置应急装备物资6类36种近1万件。自去年以来,在侦破大要案、大型活动安保等工作中,市局紧急调运装备仓库物资10批次,确保在关键时刻装备物资无缝保障。(宫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