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举办平安成果展,并将近期追缴的62辆被盗摩托车等财物集中发还给受害群众。86岁的湖北籍老人杨蒙曼动情地说:“这里的平安工作就是搞得好,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这么大,住在这里真安心。”
近年来,市中分局紧紧围绕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模式,着力提升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调查显示,市中区群众安全感连续3年稳步上升并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
打防犯罪立体化推进
“警灯闪起来,岗亭亮起来,民警走出来,口子扎起来,装备亮出来。”按照这一思路,市中分局建立起全天候、全覆盖、专业化、常态化的网格化巡逻防控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前不久,巡警大队接指挥中心指令称,一名女子在一所驾校附近被两名男子持刀抢劫,请立即前往处置。一方面,一组民警迅速找到受害人,详细了解案发经过及嫌疑人体貌特征;另一方面,各网格巡逻民警及时布控,并组织展开地毯式搜索。案发后不到一小时,两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在强化巡逻防控、打击现行犯罪的基础上,市中分局以各类专项行动为重点,全力打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在今年开展的“环蓉破冰”、“百日破冰攻坚行动”中,分局共查破涉毒刑事案件44起,捣毁加工、制造毒品窝点10个。
在全力侦破各类“小案”的同时,市中分局大力强化大要案件攻坚,不断加大对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了社会治安大局平稳。今年6月,分局专案组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侦查,成功侦破一起恶性杀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
社区警务全方位发展
如何深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如何以一个个社区的平安累积更大范围的平安?市中分局派出两个工作组,深入社区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分局经反复论证,相继成立了38个社区警务室。
社区警务“硬件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社区民警工作职责、考核标准等“软件建设”也在同步加强。由此,一个个社区警务室迅速成为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化解矛盾纠纷、增进社会和谐的一线堡垒。
前不久,临江社区一工地施工方与当地群众发生纠纷。得知情况后,社区民警康定武迅速赶到现场,及时避免了事态恶化。随后,他组织双方召开座谈会,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讲法律、摆道理,妥善化解了矛盾。近10年来,临江社区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和恶性案件,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既要“面对面”,更要“键对键”。在扎实推进实体社区警务建设的同时,市中分局鼓励各派出所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积极建设应用“网上警务室”,推动社区警务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2008年3月,蟠龙坝派出所成立全区首家“网上警务室”,设立并完善法制宣传、网上举报、警方提示、为民服务等板块,全力为群众提供服务。截至目前,这个“网上警务室”访问总量已超过6万人次,为群众解答疑问1万余条,民警根据网上留言提供的线索破获各类案件5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0名。
为民触角实时化延伸
“社会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2010年2月,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中分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这个新设立的派出所,首要职责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工作中,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按照“为民触角实时化延伸”的要求,以“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联手”为重点,不断创新警务工作新模式,努力营造让投资者安心、让老百姓放心的社会治安环境。
针对辖区施工单位多、民爆物品使用量大的实际,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大力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确保了民爆物品使用绝对安全。今年以来,辖区一项目部累计使用炸药450吨、雷管11万枚,在公安机关的严格管理和全程监控下,没有发生一起民爆物品被盗和安全事故。
“哪里需要警察,我们就要出现在哪里。”今年4月,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和辖区水上治安情况,市中分局水上派出所在撤销10年之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水上派出所积极探索水上治安管理新方法,科学构建水上治安快速反应体系、水上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和水上治安救助服务体系,全力维护辖区水上治安稳定。
前不久,一名少女纵身跳进甜城湖意图轻生。接到报警后,水上派出所民警穿上救生衣,驾驶快艇迅速赶到现场,及时将这名少女安全营救上岸。据统计,水上派出所恢复重建以来,已成功营救落水群众23人次,辖区水上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84%。(记者 陈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