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人民主体地位

大力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

2012-12-05 11:36:5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海南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掷地有声地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浓墨重彩地绘制两个“翻一番”的美好蓝图。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上,将改善民生视为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和根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谋实事、出实招、做实活、求实效,切实解决好海南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将海南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近年来,海南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民本理念,持续将本级和市县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大部分投入民生,全省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早于国家计划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比例领先全国,城乡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在全国率先实行,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免学费在全国率先实施……众多民生建设成就巨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总量小、底子薄,综合实力弱,在社会民生领域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仍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面对挑战,我们更需要在多个方面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人才优先,教育先行。在十八大海南代表团开放日上,省委书记罗保铭表达了愿与省长蒋定之做“教育书记”“教育省长”的心声。我省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让人民满意,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优化分配制度,提高收入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与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失地农民家庭、零就业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就业工作。要努力发展省域经济,千方百计实现五年内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收入年年有增长、生活年年有改善。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需求。要巩固我省在社会保障领域取得的成果,早日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驰名中外的健康岛、长寿岛,海南在开展健康工作中具有优势,积累了经验。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推进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建成辐射全岛的五大区域医疗中心和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积极开展跨区域医疗合作,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海南。要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完善群众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强化对旅游市场、交通秩序、社会治安与农村土地勘界等创新管理服务,鼓励市县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

    普惠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海南人民愿景之所系,琼岛百姓福祉之所在。建设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