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南京:从“大巡防”中感知百姓冷暖

2012-12-05 10:03: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就近参加、每周一次;见警率升上去,发案量降下来……从今年10月1日以来,这些词汇就经常出现在江苏南京警察的嘴边。这些词汇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机关民警也要像基层民警一样,参加街面巡逻。现在,南京市民经常能看到警车、警察,即使是凌晨时分,路口治安岗的警灯依然闪烁。市民蔡女士深有体会地说:“现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警车、民警在巡逻,感觉安全多了。”

    目前,南京1.3万余名警察正在经历一场 “警务革命”——巡防机制改革。南京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锦辉表示,巡逻是人民警察第一勤务,是人民群众感知安全的第一渠道,全市公安机关充分利用高科技等手段,在传统巡防体系基础上创新巡防模式、加大日常巡防力度,开展“大巡防”工作,全力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稳定。

    机关民警驰援基层,全警巡逻织密平安网

    “两抢”警情同比下降46.5%

    刘映华是南京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一名女民警。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她每周有一个晚上,从20时到22时要在宁海路派出所辖区巡逻执勤。而在以往,她是早上9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与刘映华一样,南京市公安局的机关民警都在经历着同样的变化。按照市局要求,1200余名机关民警按照就近原则,参加居住地派出所的夜间巡逻工作,并根据派出所的实际工作安排参与编队,进行着装巡逻和守卡盘查工作,从局长、处长(支队长)到机关民警无一例外。今年9月30日以来,徐锦辉就先后到宁海路、北京西路、夫子庙、南京火车站等重点地区参加巡逻,并检查指导基层巡防勤务开展工作。

    宁海路派出所辖区高校、机关众多,治安压力大。宁海路派出所所长宋建军表示,机关民警到派出所参加夜巡,看起来只是每晚增加了几名警力,却有着“倍增”效应,他们在配合派出所民警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止、发现犯罪线索的同时,对盗窃、抢劫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违法行为也起着震慑效果。

    10月10日20时许,禁毒支队民警陶名星在前往宁海路派出所夜巡的路上,突然听见身后一声闷响,他立即转头,发现离他六七米远的地方有名男子正手持砖块砸一辆轿车的玻璃。陶名星大喝一声、快步上前,男子见盗窃行为败露,丢下砖块就跑,陶名星紧追不舍,最终将该男子抓获。

    机关民警参与夜巡使得南京市夜间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得到明显提高。据统计,自10月以来,全市“两抢”警情同比下降46.5%,盗窃车内财物、盗窃电动车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和13.4%,通过巡逻盘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16.4%。

    推行“1+2+4+X”巡防模式,治安防范不留盲区

    3.4万名社区保安和28.8万名“红袖标”看家护院

    除了夜巡机制,日常社区巡防也是维护治安的重要保证。在增强街面巡逻警力的同时,南京警方不断进行警力下沉,给社区民警减负,让他们成为社区的守护神、居民的贴心人,不给社区留治安隐患和平安盲点。

    王祥快是下关分局四所村派出所五所村社区的民警。“以前我们要参加派出所的排班,现在市局、分局给我们减负,让我们专心做社区工作,还给我们重建了社区警务室,让我们以社区为家。”

    近年来,下关警方先后推出“小电铃”商户联防、“红袖标”邻里守望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深化巡防机制建设,最大限度提升街面见警率和防控能力,下关警方实行了“1+2+4+X”的巡防网格模式。这一模式将全区划分为分局、派出所、警务责任区和小区4个层面,在社区由1名社区民警带领2名协管员、4名保安,会同社区综治社工,整合各种义务巡防力量,在全区55个社区152个小区构建基础巡防网格。

    新巡防模式启动以来,下关区入室盗窃和盗窃各类车辆案件同比分别下降了13%和19.5%。目前警力下沉已在南京全市推开,以903名社区民警为龙头,南京警方先后组织3.4万名社区保安和28.8万名“红袖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社区巡逻,不断扎牢社区平安网。

    “感知巡防”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让民警“耳聪目明”

    通过科技信息破案占全部案件七成

    目前,南京警方以全市1880条主次干道为主干,划分出243个巡区,开展网格化巡逻。每天投入巡逻、处警的民警达4000人,保安近6000名,在治安复杂地区设立盘查点120处,1900余辆警车亮灯上路巡逻、5000辆勤务自行车亮灯穿梭于大街小巷。除了警力街面布防外,科技信息化手段的广泛运用也使得南京警方在巡防过程中“耳聪目明”。

    江宁分局东山派出所辖区面积近16平方公里,除了10万余常住人口外,还有9万余名流动人口生活在此。而派出所仅有82名民警,如何在警力偏少的情况下管理好辖区?在东山派出所的警务调度室内,数十个监控画面显示着辖区内重点区域的实时情况,利用监控天眼发现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已是民警的拿手好戏。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东山派出所民警进行视频巡防时发现一名男子一直跟在一名单身女子身后。“可能是尾随抢夺的不法分子。”民警迅速通过电台通知街面警力向视频显示的区域靠拢。不到1分钟,男子将女子手中的包抢走,然后迅速逃窜。民警立即指挥街面警力开展围堵,不到5分钟,该男子便被警方抓获。

    “这就是我们江宁的‘感知巡防’,通过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统,对辖区内各类信息汇总、分析,将民警的眼睛和耳朵无限延伸,及时捕捉到违法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让不法分子一触网即被公安机关感知。”东山派出所所长张远斌表示。

    目前,东山派出所在辖区共建成监控探头近600个,覆盖辖区各个路口。这些监控所捕捉到的信息及时上传到派出所的主监控中心和另外7个分监控中心。系统对相关线索进行分析处理后,再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就近巡逻的民警。通过这套信息系统,东山派出所今年以来办理的刑事案件下降18%,“两抢”案件全部破获,现行抓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221名,查获网上在逃人员13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京警方通过技防设施破获案件同比上升37.5%,抓获嫌疑人同比上升42.1%,通过科技信息破案已经占到全部案件的七成。(记者 许政)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南京浦口区基层街道4项措施加强侨务工作
·江苏南京举办“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
·南京举办“见义勇为宣传日”活动
·江苏省政法文化艺术周在南京开幕
·江苏南京鼓楼区整合资源推动文化转型
·南京主城八区高层和小高层住户将喝上直供水

·南京主城八区高层和小高层住户将喝上直供水
·江苏南京:部门联动监督虚假民事诉讼
·江苏南京鼓楼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他们探索在先
·南京集中整治涉枪违法犯罪
·南京“群众最喜爱的民警”候选人亮相
·南京警方机关干部就近下基层“夜巡”让群众“感知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