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清明、中秋等重大节日或圩天,福建各地司法局工作人员利用农村人员相对集中的特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活动,使广大群众能就地学习法律知识,深受群众欢迎。
每到征兵或11.9消防宣传日,他们又不遗余力地深入到各地宣传《兵役法》、《国防法》和《消防法》。
社区、乡村、企业、学校……法制网记者在福建采访时,所到之处无不深切感受到“法律六进”已经以多姿多彩,灵活实用的形式走进了城乡每个角落。
“‘六五’普法以来,我们把‘法律六进’活动与强化普法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规范有序推进,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护权益靠法’的良好风气。”12月3日,福建省司法厅厅长陈义兴接受法制网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 “谁执法谁普法”观念深入人心
2012年10月18日,厦门市召开了全市深化“法律进机关”活动现场推进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均出席会议。会上,市依法治市办与市公安局等40个市直国家机关签订了“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经验做法。
“此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大亮点”。 福建省司法厅副厅长、省法宣办副主任肖新建对此作出高度评价,他说,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学习推广厦门的做法,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了“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据介绍,“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首先在厦门市翔安区得到了落实。“六五”普法启动伊始,翔安区区委书记陈永裕便与全区33个执法部门签订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状,要求各部门根据责任状内容,认真宣传与本部门本行业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每一份普法责任状都根据部门实际,对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工作进度、载体建设以及档案整理等方面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自从签订“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状,翔安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便呈现出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翔安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率先在全省开通经新浪V字认证的卫生监督官方微博“翔安卫生监督”,启用“翔安卫生监督短信平台”,开通“翔安卫生监督”网站,不断拓宽翔安卫生监督执法普法宣教阵地。此外,他们自加压力,专门聘请六位社会监督员和十一位媒体监督员来监督自己,以不断提高自身执法水平,两年来没有接到一起投诉。
厦门市司法局局长吕参军表示,签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状后,各部门能够立足本部门实际,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将普法与执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普法工作的开展促进文明执法,通过严格执法的过程,不但使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也受到了良好的法制教育。 “法律进校园”注重“小手拉大手”
今年11月19日,长乐市首家外来建设者子女法律援助站——长乐市法律援助中心城关中学外来建设者子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在该市城关中学挂牌成立。
据介绍,长乐市城关中学在校学生760余名,绝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是外地打工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比较淡薄,外来建设者子女法律援助工作站主要面向该校学生及其家长,一旦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即可在第一时间通过该工作站反馈到长乐市法律援助中心,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同时,也可依托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学生及家长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和普法的平台,通过学生们的‘小手’,把法律送到家长的‘大手’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实现‘小手拉大手’。”福建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小手牵大手”的“学生带法回家”活动,把学校普法教育的信息带给家长,促进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法律常识,使学校的普法教育氛围得到不断增强。
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外,各地还通过“主课堂法制渗透教育”以及创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开通“青少年维权网”、编印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创作法治动漫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逐步构筑以主课堂为主,课外为辅,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体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全省青少年犯罪率已经连续5年下降。 “法律进社区”形式多种多样
“社区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服务协议”、“法制文艺队伍”……法制网记者了解到,福建各地在省司法厅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法律六进”决策,积极探索“法律进社区”的新路子,形成了不少值得圈点的经验。
莆田市以当地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莆仙戏为基础,创作了《公章记》、《戒赌记》、《智破假药案》、《难逃法网》等180多个优秀现代道德与法制小戏剧,组织全市126个民间剧团深入社区巡回演出,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宁德市积极推广富民社区举办的“社区邻里节”模式,为广大居民搭建“相识、相知、相助”的平台,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间的理解、友善、团结、互助。
在福州遍布五区七县的279座社区户外阅报栏LED显示屏上,不仅可以阅读到最新的新闻资讯,还能及时了解到有关保障民生方面的政策法规。
而在泉州市鲤城区,法律进社区不仅停留在纸上,更行动于志愿服务中。鲤城区以“精彩维权”主题沙龙服务队、“同是一家”快乐调解队、“助你前行”社区法律服务队、“温暖你我”进家入户队等8支分队组成“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开展主题活动,社区群众好评如潮。
据统计,目前福建各级普法办因地制宜建成487个功能齐备、主题突出的法制教育基地,1658个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法制宣传长廊,11700多个位于街头拐角处、社区街道旁的法制宣传园地(角)。“六五”普法以来,全省共组织专项法制宣传活动1.3万多场次,开展重点地区、特殊人群法制宣传5830多场次,开展校园安全法制宣传2700多场次,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记者 吴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