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热烈庆祝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胜利召开> 平安建设照片墙

开创群防群治新途径 构建治安巡防大格局——记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

2012-12-04 14:19: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2002年9月,阳泉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一支由850名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低保对象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防队伍,专门负责全市84个社区治安的巡逻防范。建队10年来,有效缓解了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治安防控力量,先后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马家坪系列杀害妇女案和蔡洼强奸杀害少女、幼女案等多起大案要案,累计为公安机关提供治安线索6000余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000余人,排除治安隐患7万处,堵塞治安漏洞6000处,调解民事纠纷4800起,做好人好事16045件,创建“零案社区”达3879个月/次,占到社区总数的77%。社区三类可防性案件(入室盗窃、入室抢劫、撬盗机动车)也呈逐年下降势头。与此同时,一批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及他们生活困难的情况得到初步解决,取得了下岗再就业和治安防范有机结合的“双赢”效果,被广大市民誉为“山城守护神”。

    审时度势建立新型治安防范大军

    进入新世纪以来,阳泉市社会治安面临两大困扰因素,一是发生在社区的三类可防性案件居高不下,市区尤为突出,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社区的治安防范力量十分薄弱。由于警力不足,公安机关的巡逻主要集中在街面,一些社区虽然有少数义务巡逻人员,但也仅限于重大节假日和白天期间进行巡逻,难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发生案件。二是阳泉是一个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支柱的老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不少企业受到冲击,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加,到2002年6月,全市下岗、失业和低保人员达到55000多人,给维稳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阳泉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2002年8月初提出组建社区专职治安巡防队的方案。方案着眼于维护稳定,着眼于探索搞好城市社区治安新途径,着眼于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综治工作方针,把强化社区治安防范与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按每个社区10至15人的规模,首先在市区组建由下岗、失业、低保人员组成的社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队伍管理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录用、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装备。2002年8月29日,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市综治办、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财政局、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巡防工作领导组,城区、矿区、郊区、开发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巡防队的组建和巡防工作的宏观领导。

    组建社区专职治安巡防队伍,是阳泉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适应社会治安形势需要而作出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是阳泉市治安防范工作的一个创新和突破。《山西法制报》将其评为2002年度全省“十大政法新闻”之一。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见》(晋办发[2003]1号)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广阳泉市组织下岗、失业、低保人员成立专职巡防队,开展治安防范,并加强组织领导、管理、培训和工作指导,大胆探索群防群治新模式。”

    强化领导充分发挥治安巡防队伍作用

    阳泉市社区专职治安巡防队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由公安机关管理和指挥的防范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为了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他们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全市设立巡防支队,支队长由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副支队长由市公安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兼任;城区、矿区、郊区、开发区设立巡防大队,大队长由四区的公安分局分管副局长兼任;16个公安派出所设立巡防中队,中队长由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兼任,专职副中队长由一名巡防队员担任;结合社区警务建设,按照一区一队的标准,在全市84个社区设立巡防分队,分队长由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巡防队员担任。巡防支队负责对全市巡防工作实施统一领导。支队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秘书信息科、人事财务科、督查队、机动队,负责招聘录用队员、服装装备和津贴补助发放及每日督查等事务。巡防大队、中队、分队负责各自的日常巡逻防范工作,遇有重大、紧急事宜,由支队统一调动。这种体制将巡防队伍置于公安机关的直接领导、管理之下,有利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明确界定职责,确保巡防工作依法进行。制定了《社区治安巡防队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队伍的性质、职责、任务、纪律、制度等。即在社区开展巡逻,积极预防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及时发现制止和抓获各种现行违法犯罪行为和嫌疑人;维护重大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现场秩序;积极开展“四防”(防盗窃、防火灾、防破坏、防自然灾害事故)安全教育、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抢险救灾、救助群众;了解民情、社情,及时发现掌握社区治安状况,发现问题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三是合理调配力量,构建全方位巡防工作网络。巡防支队在综合考虑社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治安好坏等因素基础上,科学划分巡逻时段、区段,精心确定巡逻路线、时间,灵活运用巡逻方式、方法,做到既有全面巡防,又有重点巡防,还有机动巡防,形成了“点、线、面”三结合的巡防网络。将三分之二的巡防力量用于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5时间的巡防,三分之一的巡防力量用于白天正常工作期间的巡防。尤其是把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治安混乱地区,以及案件易发、多发地段作为巡防重点,配置了较强的巡防力量,实施高密度巡防。同时,根据治安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巡逻的时间、路线、力量,灵活机动地采取公开巡逻、秘密设伏与设卡堵查等形式,增强了巡逻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的马家坪系列杀害妇女案,曾有12名妇女受害,其中,9人死亡,3人重伤,被公安部列为全国一级督办重大案件。从2004年11月下旬至2006年4月,阳泉市巡防支队先后调集100多名巡防队员,进驻马家坪和王岩沟重点防范地区严防死守,队员们披星戴月辛勤巡逻,爬冰卧雪坚守岗位,同时还自觉把护送老人、妇女、儿童平安往返当作搞好治安防范的一项重要职责,平均每晚护送人数多达450人次,全年护送人数多达16万余人次。居民们十分感慨地说:“有巡防队员在,我们就感到安全,睡觉就特别的安稳。”巡防队员昼夜蹲守,有效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居民的人身安全,为阳泉市公安机关胜利破获此案创造了有利条件,赢得了宝贵时间。2006年5月,他们又抽调90多名巡防队员对二矿辖区实施全天候巡逻防控,发现了强奸杀害少女、幼女的嫌疑人的行踪,协助公安民警一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两起大案的告破,成为阳泉市巡防队伍建设和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巡防队伍成立至今,共协助公安机关破获962起大案要案,检验并彰显了阳泉市巡防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严格管理切实加强治安巡防队伍建设

    在阳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巡防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确保高质量,把公安民警队伍和巡防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队伍管理,与公安民警同要求、同教育、同管理,不断推进巡防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

    一是制定了巡防队伍的工作纪律,建立健全了录用辞退、考勤考核、工作日志、督促检查、请示报告、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奖惩激励等29项制度与管理规定,并将有关文件材料汇编成《巡防队员工作手册》,发放到队员手中,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形成了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激励人、管理人的机制。二是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争先创优”评比表彰会,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先后涌现出了抓教育强素质的上站巡防中队,严管理出效益的马家坪巡防中队和吃苦在前、不计报酬、以身作则、勇于奉献的杨小平、郭守一、王建军、郝秀金等优秀巡防中队长。三是坚持科学管理,从严治队。组织开展了治安巡防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要求从支队办公室到所属16个巡防中队,通过“八规范”(规范文件资料档案、规范巡防队员仪表、规范巡防队员行为、规范巡逻执勤、规范督查检查、规范学习训练、规范硬件设施、规范考核奖惩),达到“三个增强,三个提高”的目标,即巡防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巡防队员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治安防范实效进一步增强;硬件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巡防队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缺少活动资金的情况下,全市各级巡防队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着手建立完善硬件、软件设施,积极寻找设立必要的办公室和社区警务室,制作了监督台、学习园地、规章制度、巡逻路线图等图版并上墙,各种资料、文件、档案基本做到了分类存放或归档。启动了体能训练机制,组织队员定时定点进行队列训练、单个训练、百米及千米快跑,实行了班前点名签到、班中督促检查、班后讲评小结等制度,进一步细化了日常巡防工作,规范了巡防队员的行为,调动了巡防队员的主观积极因素,提高了巡防队伍的战斗力。四是注重科学创新,提高治安防范效益。结合辖区治安状况,将巡防工作责任区民警和专职巡防队员治安责任捆绑在一起考核,以巡防队员巡逻为主干,充分动员和发动社区的干部、保安员、小区物业人员实行多方力量的联勤,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掌握治安动态。同时采取了分队与分队交叉巡逻,分队长与分队长相互调换的举措,在人力、物力上灵活调配,使动态巡逻和静态巡逻相结合,对辖区案件频发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了治安防范社会化、群众化、立体化新模式,消除了巡逻盲点,提高了治安防范效益。

    典型引路营造进取奉献的巡防文化

    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组建10年来,在诸如抗击“非典”、奥运安保、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一系列战役中做出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中有通过认真巡逻发现线索,一举破获15起刑事案件的开发区直属巡防中队;有紧密结合社区警务战略,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以人包楼、以组包片、以队包区“三定三包”巡防责任制的下站巡防中队;有现场抓获撬盗作案犯罪嫌疑人、带破100余起刑事案件的矿区巡防队员孙计平、刘宝明;有见义勇为、身体多处受伤的支队办公室督查员李如芳、李维民;有将走失儿童安全护送回家的红岭湾巡防队员柴险峰;有拣到5.2万元银行汇票想方设法交还失主的马家坪巡防队员王效先等等。对这些先进模范和典型人物,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及时进行了广泛宣传,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推广他们的经验,除支队依照奖惩制度的有关规定召开现场会进行表彰奖励外,还上报市总工会、省综治委给予表彰奖励,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巡防支队在2005年度阳泉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荣立集体一等功;阳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市治安专职巡防支队副支队长、办公室主任李建全被授予2006年度阳泉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巡防队员刘琦获山西省见义勇为个人三等奖;红岭湾巡防中队队员孙计平被授予2007年度阳泉市“五一劳动奖章”。(邓志荣 闫建生)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