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改革需化解制约因素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对一些地方官员来说,这样可能使“土地不好征了,财政收入少了,工作难度大了”。成都市常务副市长孙平说:“土地产权改革之初,区县一级干部鲜有支持者。为此,我们做了大量说服工作。”
也有专家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引起一些地方政府敏感,首先在于其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社会福利挂钩,在当前经济不振、普遍面临财政压力的情况下,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是,户改会联动农民土地确权的“地改”,土地出让金是一些地方政府最重要的预算外财源。
农民资产登记办证已被肯定是一种创新,但目前的政策法律条件下,农村产权证的“含金量”还十分有限,农民资产流转受限仍然很多。
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浙江省政府参事顾益康说:“只确权不流转,确权失去意义;只流转不确权,流转没有依据。城乡一体化,最核心的发展主体和发展资源要素的地位和权利平等,可以由市场来优化配置。”(记者沈锡权、李柯勇、谭飞、丛峰
·内蒙古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人才交流服务体系
·河南省将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低保救助范围
·我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实施
·社保对接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一步
·天津市副市长:区县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山东商河统筹城乡户籍 "农转非"可留村民权
·山东商河统筹城乡户籍 "农转非"可留村民权
·青海将投入48亿多元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河北省任丘市积极探索城乡协调发展纪实
·山东烟台开发区率先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