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社会管理科学化和制度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2012-12-04 15:34: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经济日报 

    转型期社会管理创新呈现出特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既要有扎实的创新举措,更需要合理的改革路径;既要有明确的系统谋划,更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新的社会需求、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现象的社会基本特征,凸显出转型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既要有扎实的创新举措,更需要合理的改革路径;既要有明确的系统谋划,更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当前,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创新呈现出十大趋势:

    ——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放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首位。特别要强化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三大领域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重大项目实施中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重大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重大改革推进中更加注重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镇与特殊人群融入社会的体制创新。“融入难”的根本是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消除这种障碍,体现社会公平。

    ——网络成为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力量。网络参与促使政府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自身行为。强化对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是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重大课题。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将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要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化治理结构,同时促使社会参与管理的方式多样化。

    ——政府提高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成为新时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着力点。要提高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防范、控制能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矛盾化解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更加重视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法治的框架下加强社会管理顶层设计,用法治的方式管理社会事务,用善治的方法处理社会问题,依法推进维权和维稳的统一。

    ——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引入“软治理”理念。维护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等收入群体崛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坚实基础。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改革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基础。

    ——群众工作必须贯穿社会管理创新的始终。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道关口,掌握情况在社区、解决问题在社区、化解矛盾在社区、推动工作在社区、联络感情在社区,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

    ——构建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是社会公共治理,社会公共治理的关键是以社会公正为导向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最根本的是推动政府转型。基本导向有三个: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大政府”向“大社会”转变,从“善政”向“善治”转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社会管理课题组)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中国法治发展的十个趋势判断
·法院探索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应对"民告官"上升趋势
·中国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创新呈现十大趋势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趋势分析
·中国养老大趋势:观念、实践与政策变迁
·甘肃老龄化趋势加重 “未富先老”省份探索“养老路”

·甘肃老龄化趋势加重 “未富先老”省份探索“养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