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四川

四川成都金牛区“院落便民摊点”解开连环题

2012-12-03 16:26: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日报 

  从“撵摊摊”到“划地盘”,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11月27日,成都市金牛区首个“院落便民摊点”在该区五块石站西桥西街32号院内试点运行。经过社区同意,平日里走街串巷的12名小商贩在这个院落里占有了一席之地。

  既能便利居民,又能对他们进行合理规范,使其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院落的环境卫生秩序,金牛区的这一举措,不仅受到居民一致好评,更解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一道连环题。

  思考:既要规范,又要便民

  站西桥西街32号院是上世纪80-90年代修建的职工宿舍。内有22栋单元楼,住户1000余家,人口非常密集。院落委员会和其所在的玉局庵社区常常接到居民举报电话,反映小商小贩在院子里占道经营,给他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影响。

  “通常应该由院落居民小组长对小商小贩进行劝导和清理。”但玉局庵社区负责人刘国龙发现,这并非最好的办法:32号院距离农贸市场较远,部分居民收入也较低,游商小贩的便利和便宜,一定程度上适应他们的需要,“把小贩撵完了,他们生活不方便;小贩见有生意可做,总要钻空子来,占道经营的现象也会不断反复。”

  这样的连环难题,在五块石辖区的老旧院落内很普遍。在反复研究《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后,10月中旬,金牛区设立“便民摊点”的初步方案成型。

  方案提出:允许长期在院落摆摊又有便民性质的小商小贩正式进入院落经营,同时制定一定的条款,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避免影响居民的生活、出行,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尝试:坝坝会定下最终方案

  32号院率先“尝鲜”。11月初,在征集居民及小商贩对便民摊点设立的意见建议后,由街道牵头的 《32号院院落便民摊点管理公约》起草完成。

  公约提出:院委会直接管理便民摊点并对其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居民和院委会共同享有便民摊主的监管权,便民摊主凡被发现或举报有违反公约行为的,经查证属实,首次给予口头警告,并在院落公示栏进行公示;再次发现,经院委会同意,取消其在院落便民摊点的经营资格。

  11月6日,32号院召开了 “玉局庵社区32号院便民摊点规范管理坝坝会”,居民小组长现场宣读了 《32号院院落便民摊点管理公约》,并逐一与便民摊主签订公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随后,院委会按照“一摊一号”的原则为便民摊主进行编号,发放便民摊点服务牌,使摊主信息公开透明,方便居民监管。同时,院委会还将《公约》公示在便民区域显著位置,便于居民监督。

  目前,32号院已签约12家便民摊主,提供包括缝补衣物、修鞋、修热水器及废品收购在内的10项便民服务。

  满意:可以全区推广

  半个月试点下来,院委会觉得“效果很明显”。“摊点周围都会打扫干净,也没吵到居民,让院子比以前好管了!”便民摊主们也觉得舒坦:“以前跑院落总是小心翼翼躲城管,现在光明正大在院子里开业,省心多了。”

  院落居民也十分认可这些便民摊主:“平常要用的东西都可以在院子里买到,衣服破了直接拿到缝补大姐那儿去,比外面还便宜。”居民罗大哥说。

  刘国龙认为,32号院院落便民摊点的成功运行,是街道、社区、院落以及居民多元化参与的成果,为社区进行老旧院落环境秩序管理找到新的“突破点”。

  金牛区则表示将把32号院便民摊点的经验,推广运用至更多的老旧院落。(谢璐 记者 颜婧)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成都:临时救助 填补低保“盲区”
·四川德阳借助LED屏 构建公共应急宣传系统
·四川邻水检察院深入乡镇开展巡回接访工作
·四川日报:政府要大力购买社会化服务
·四川邻水:积极开展“12·4法制宣传日”
·四川:学生营养餐明秋将实行食堂供餐模式

·四川:学生营养餐明秋将实行食堂供餐模式
·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肯定四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四川成都宝胜:培训基层干部助推依法治村
·四川广泛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四川成都:地铁无障碍通道的小“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