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渊
宣传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群众积极参与,这是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最大感受。但同时也有一个担忧:如何让宣传教育常态化、不仅仅存在于这一天?如何让文明交通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在天津市第十四中学参加宣传活动的教师佟志光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交通安全日’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天,应该以此为契机,让文明交通意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让宣传教育贯穿于每一天,利用“122”助推社会文明意识,这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的目的之一。
12月2日上午,记者在天津市狮子林大街和金纬路交叉路口观察了25分钟,虽没有看到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现象,但不走斑马线的情况有,翻越交通护栏的情况也有,更多的是行人等待红灯时的焦躁和抱怨。这也是交通参与者缺乏文明交通意识的表现。
全程参加了天津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交警和老师们组织学生精心编排了和交通安全出行有关的文艺节目,形式活泼多样,看了感觉收获很多,确实是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结合自己平时“不文明”的表现,不禁又想起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如何让宣传教育常态化,让文明交通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这是我们每个交通参与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