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晋江20年变革:再造社会管理的“晋江模板”

2012-12-03 14:41: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泉州晚班 

    晋江市地税局工作人员(左)在为企业办事人员提供受理服务。晋江市地税局实行“容缺受理”服务,在纳税人提供的材料主件到位情况下,先予受理,以提高办事效率。 (林熙 摄)

    大厅静音叫号一扫往日喧嚣;“下岗再就业、病残、孕妇”涉税事项办理窗口、无线网络、自助售货机,人情味十足。这一幕就发生在晋江国税局。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深刻变革,使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机制再次摆在管理者面前。“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晋江在列入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单位后,策划生成百个项目,着力构建“政企互动、社会保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公共安全保障”五大创新体系,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服务型社会管理模式。

    政企互动,企业审批驶上“快速路”。1.6万多家民企,是晋江厚实“家底”的大盘。为服务好民企,晋江率先在全省成立首个县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30个部门、130名工作人员。9轮审批改革后,平均审批时限缩短了70%以上:原本一个基建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要经过33道环节、历时240多个工作日,现在只需7道环节、37个工作日。在“马上就办”的服务氛围中,晋江启动了第10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求将审批周期再缩短50%。

    社会保障解了群众“后顾之忧”。贯穿“民生优先”,晋江的社会管理创新涌现多个“率先”:率先将城镇居民纳入新农保,实行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即征即保,实现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一体化。保障仍在翻陈出新:城乡一体低保体系标准将由380元提高到420元;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从55元提高到80元……

    流动人口享“市民待遇”,“一站式”管理服务暖人心。在晋江,外来务工者通过流动人口管理站,几分钟就能换取到新的居住证。在这之前,办理该证要花几天跑遍公安、劳动、计生等部门,还需180多元的费用。如今,晋江已建立162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方便流动人口就近办证。只要持有居住证,外来务工者便可享有住房保障、子女就学、医疗卫生等22项市民待遇,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在晋江“融进来,富起来”。

    “大调解”格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新建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联动中心,通过专门软件对全市各种矛盾纠纷实行一网录入、案件全程跟踪、自动风险评估升级、四级预警和三级督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晋江还建立民众咨询投诉中心,开通书记市长信箱、市长专线、网上信访等,畅通了民意诉求通道。

    公共安全保障筑起“安全防护网”,促建“平安晋江”。启动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后,晋江市区14万公里的范围被分成851个网格,6万多个城市部件有了“管家婆”: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难逃其“法眼”。利用信息技术,晋江城管实现了动态化实时化,地理、人口信息,实时监控信息一目了然,十分钟就可解决一起占道装修案例。

    晋江的社会管理创新多次获得国家、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继创造经济上的“晋江经验”后,社会管理创新的“晋江模板”呼之欲出。

    记者 王蕾 通讯员 林青

    专家点评

    服务创新促进生产力

    点评人:张向前,华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晋江民营经济活跃,民企众多。晋江的社会管理创新可谓“全方位立体服务”:为民营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加快,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还为民营经济所需大量劳动力提供更便捷全面的服务,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晋江政府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真正为企业、为外来员工真诚服务;着力打造创新型政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政府社会管理;着力打造学习型政府,向先进城市学,向市民征求意见,能真正发现群众的需求。这些促使晋江社会管理创新成效明显。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晋江刑侦专业化改革民警抢案办
·“晋江经验”引领泉州民企“二次创业”热潮
·侨乡晋江放宽流动人口落户政策
·福建晋江围绕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晋江社会管理创新 最好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
·福建晋江: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福建晋江: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福建晋江:外来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享受一样待遇
·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司法服务群众工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