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日照东港 “小窗口”泻入满室阳光

2012-12-03 14:20: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立案、信访、执行三个服务窗口与群众关系最密切、最直接,这三个窗口的工作可以说是法院的“脸面”,直接影响群众对法院的印象。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公开透明为导向,强化司法的人文关怀,创新完善“诉讼服务”、“信访服务”和“执行服务”三个窗口建设,全力打造便捷、高效、舒心的司法服务环境。

    ■诉讼服务:

    便捷贴心“一站式”

    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台位置,正在导诉值班的是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赵家娜,办案经验丰富的她正在给一位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讲解诉讼手续和诉讼风险。

    “多数老百姓不知道怎么打官司,经常两手空空来到法院‘告状’。这时候,导诉人员就应当耐心告诉他们应该准备什么材料,明确提示诉讼所带来的风险等等。”赵家娜说。在她的指导下,这位当事人走到立案大厅一侧靠墙的书写区,按照墙上张贴的文书模板开始书写起诉状。

    这是东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一个画面。去年以来,东港法院全面加强立案窗口建设,着重从服务管理、功能布局、设施保障、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入手,在原有基础上对立案大厅进行完善,打造了一个集导诉服务、立案服务、诉前调解、便民服务四个服务区域为一体,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的“诉讼服务中心”。

    走进诉讼服务中心,右侧是由专人值班负责的“导诉服务台”,墙上赫然写有“诉讼引导”、“案件查询”、“材料收转”、“案前咨询”、“判后答疑”、“司法救助”等功能提示牌。旁边设有一台宽大的电子触摸屏式案件查询机,只要当事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随时查询到案件的全部办理情况。

    立案服务区实行“一站式”服务,开辟有立案审查、救助咨询、查询咨询、材料收转、诉讼收费等多个接待窗口。每起案件,从审查到办理完毕都不超过十分钟,真正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便民、利民。

    “这里就是诉前调解中心。我们专门聘请了社会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和一名人民陪审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每次有人来参观,讲解员都会这样介绍。

    诉前调解中心自2009年11月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800余件,有效缓解了审判压力,也成为了东港法院的一个工作亮点。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拓宽与群众的沟通渠道,东港法院还在大厅里专门设立了“投诉服务中心”,用于受理当事人对该院及工作人员的投诉、意见和建议等。

    大厅内悬挂的液晶屏实时滚动显示诉讼工作流程、诉讼须知、注意事项等内容,诉讼服务信息一目了然。便民服务区除了为当事人提供免费打印、复印和传真服务外,还配备了急救医药箱、轮椅、雨伞和饮水机,力求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诉讼服务。

    “经过完善后的诉讼服务中心,使导诉、立案、诉前调解和便民服务‘一体化’,不但给当事人提供了便利,也使法院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有序。”立案一庭庭长焦婷深有感触地说。

    ■信访服务:

    阳光接访“一体化”

    步入信访服务中心大厅,独具匠心的背景墙即映入眼帘。温馨淡雅的暖黄色色调营造出平和的氛围,上书“畅通接访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十二个大字,展现了东港法院信访工作的服务宗旨,旁边还配有古代著名的调解案例“六尺巷”的故事,处处传递着宽容忍让、以和为贵的理念。当事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温馨,可以使对立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

    近年来,东港法院始终把涉诉信访化解工作作为“第一政治责任”来抓,健全信访制度,创新信访服务,重点对信访窗口进行改造,打造一流的信访服务中心,畅通信访渠道,让法院的接访大门更加通透、敞亮。

    一天,三庄镇前石沟崖村的王大娘来到信访服务中心,接访人员刚递上一杯热茶,老人就已经泪眼婆娑。

    原来,王大娘虽然将3个不尽赡养义务的儿女告上法庭后赢了官司,但是回家后儿女们却对她冷言冷语,赡养费也一直没有着落。无奈之下,王大娘来到法院“说事拉理”。

    听了王大娘的讲述,接访法官及时与村里的领导取得联系,并设法找到老人的3个子女,从事理、情理、法理角度对他们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

    在法官的真情劝说下,子女懊悔地流着眼泪向老人致歉,并书面保证一定对老人尽到赡养义务。

    “真没想到,法官对俺一个农村老太太这么上心。没有你们,俺可能就活不到今天了。法院的大门开得豁亮,俺这心里也敞亮了!”事后,王大娘感慨地说。

    信访服务中心的建立,使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了,让来访群众“进门有人迎,咨询有人答”,打造了面对面反映问题、解答问题的平台。

    “当事人对法院是否信任,服务态度很重要。”专职信访工作的立案二庭庭长秦绪峰说,“我们态度诚恳地接待当事人,让他们知道进门后该找谁,怎么找,事情应该如何办理,一下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心里先暖和。”

    此外,东港法院构建现场接访、集中接访、专题接访、巡回下访、当事人约访的“立体化”接访模式。每周三由院领导轮流排班在信访服务大厅接待来访群众;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中大接访”,由院长坐镇,党组成员、业务庭室负责人面向社会公开、集中接访。

    在集市、节假日和农忙季节,接访人员深入各镇、街道巡回接访,就地咨询、现场调处,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此外,来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公示榜点名预约法官接访,方便了来访群众监督。

    去年以来,东港法院共接待群众来访380余人次,办理人民来信75件,其中院领导接访200余人次,交办案件120多起,将大量信访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执行服务:

    立案转办“一条龙”

    “现在申请执行真是省心啊,立案、查询、信访和信息申报都在一个窗口办理,还能随时查询承办法官和案件情况,让俺不但对案子的情况心里有了底,而且对执行法官的办案效果也放了心。”一名刚刚立上案的申请执行人如是说。

    为增强执行工作的便民性和规范性,2011年5月8日,东港法院正式启用“执行服务中心”。该中心最大的亮点是实行“一条龙”服务模式,将“执行立案”、“案件查询”、“执行信访”和“执行信息申报”四项内容整合在一个平台办理,让当事人“足不出门”就可以完成案件办理的多个环节,改变了以往“问案无门、多次跑腿”的状况。

    “法官你好,麻烦帮我查一下这个案子是谁承办的?”在“案件查询”柜台前,一位申请执行人递过一份民事判决书要求法官进行查询。

    法官当即在系统中输入申请人名称,系统很快显示“承办人:范兵”。“您这个案子的承办法官是范兵,从这边走廊直走左手边第二个办公室就是。”前后用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当事人就迅速找到了承办法官反映情况。

    执行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案件查询”服务,极大地便利了当事人与法官的联系,申请人能在第一时间与执行法官“面对面”,克服了以往那种“执行法官人难找”的弊端。

    以前,执行案件由立案庭进行立案,然后经由执行局局长、执行庭庭长才能分至承办法官手中,案件转办时间较长。

    如今,执行服务中心实行执行案件直接立案,立案后,由执行三庭根据案件难易程度等相关指标,即时将案件直接分至承办法官,大大缩减了分案周期,为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赢得了“第一时间”。

    大厅内设置了一台案件查询机和号码为0633-8179777的24小时值班举报电话,由值班人员随时接听,及时掌控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专设了“执行信访”接待柜台,对当事人来访反映的涉执信访问题进行详细登记,实现专人办理、分级负责、跟踪督促、定期通报。

    “我们在全省先行设立了执行服务中心,这个点子非常好,从目前来看确实取得了一定实效。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造一个真正的‘阳光’执行流程。”东港法院院长王义宽介绍说。

    执行服务中心启用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当事人50余人次,案件从立案到转办平均不超过20分钟。老百姓对这种“一条龙”的执行服务模式赞不绝口。(樊艳潮 张晓燕 杜红宣)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日照“三全”体系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
·山东日照将对社会组织免费“体检”
·山东日照开发区法院企业普法常态化
·山东日照:建立‘三全’维稳体系化解矛盾
·山东日照强化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
·一站式 全方位 零成本
——山东日照开发区法院创建道路交通案件“联调速裁”机制

·一站式 全方位 零成本
——山东日照开发区法院创建道路交通案件“联调速裁”机制

·山东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创新工作管理侧记
·山东日照中院能动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山东日照东港破获特大贷款诈骗案
·山东日照东港区法院:“小杠杆”撬动“大审判”
·山东德州德城区检察院“点名预约接访”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