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群众乐于“消费”法律
重庆创新形式全力打造“法律八进”工作品牌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放学来吧”校外辅导站。
图为重庆电力公司举办模拟法庭活动。
十几张蓝色的椅子,几台电脑,电脑屏幕边框上套着的小鸭、小熊玩具憨态可掬;墙上两朵巨大的向日葵剪纸与卡通图片给房间注满了生气。这不是哪家幼儿园,而是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新一社区的“放学来吧”校外辅导站。
每天下午4点半,不少小朋友都会来到这里,学英语、学画画、学法律……“这间校外辅导站开办于今年4月,主要为解决社区部分小学生放学之后无人监管的‘真空’,每天都会有辅导老师来辅导学生功课,还会请志愿者为青少年进行普法知识教育,让孩子们能从小接受法制教育。”社区党委书记王迪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据了解,自开展“法律六进”以来,重庆市立足市情,创新普法载体,创设普法场所,在司法部统一部署的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法律进监所、进中介活动,将“法律六进”延伸为“法律八进”,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注重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全力打造“法律八进”工作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面完善“法律八进”机制
普法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运行机制,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法律八进”工作高度重视,把“法律八进”纳入全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法建领导小组在部署年度法制建设工作时,将“法律八进”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将每一“进”分别落实责任部门和单位,年底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为强化“法律八进”的工作活力,重庆市司法局将“法律八进”工作与全市中心工作相结合,融入“平安重庆”、“和谐重庆”建设和“法治区县”建设,形成相互推进、相互强化的良好局面;并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法律八进”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深受群众欢迎,为工作的不断深化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重庆市大渡口区八桥镇明乐村由于拆迁问题经常发生纠纷,镇司法所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拆迁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对少数不理解的群众多次上门解释,使群众的情绪得到缓解,由先前的抵制拆迁变成了配合拆迁。
“‘法律八进’能否取得实效,很大程度取决于群众对我们工作方式和内容的认可程度。”重庆市司法局法宣处副处长冉光忠向记者介绍,重庆市司法局在普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使群众在学法用法中尝到“甜头”,感受到法律给予人们的关怀和尊重,从而乐于“消费”法律。
探索丰富“法律八进”内涵
“法律八进”应该成为普法受众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这是重庆市开展“法律八进”工作的出发点。为此,重庆市司法局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形式内容,赋予其丰富内涵,使“法律八进”真正深入人心。
工商局作为执法部门,其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利益。为此,重庆市工商局通过举办红盾大学堂、业务辩论赛、“四段式”学习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开展各类工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加了社会公众对工商机关职能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工商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重庆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市司法局在“法律进机关”工作上通过建立和完善新提任领导干部法制理论知识考试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法制理论考试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法制轮训考试制度、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以及市领导巡考制度,切实把机关学法落到实处。
触电人身损害应赔偿案、供用电合同纠纷案、用工合同纠纷案……这些是重庆市电力公司举办模拟法庭竞赛活动所挑的选题。为落实“法律进企业”工作,全面检验和提高公司系统法律顾问诉讼专业知识和诉讼技能,电力公司举办了此次活动,还邀请法院法官、司法局工作人员到场指导点评。
“在普法方面,我公司注重多种形式并举,在线学法、网上考试、举办书画展等,提高了干部职工学法的兴趣,也促进了企业的管理。”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法部主任张继忠说。
重庆市司法局在“法律进企业”方面建立健全各单位各企业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了相应的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和企业法律顾问,加强对企业或单位法制建设的组织和培训;同时完善学法考试制度,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并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纳入全市干部法制理念知识考试范围,较好地促进和带动了企业守法经营和依法管理。
在丰富“法律进社区”内涵方面,重庆市司法局突出一个“全”字。街道、社区按照“五个一”(即一个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支法制宣传教育队伍、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的标准开展了全方位的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使“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触角遍布社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员,形成了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
整合发挥“法律八进”效能
“‘法律八进’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光靠司法局不行,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重庆市司法局法宣处负责同志介绍,市局畅通社会参与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形成了“一方搭台,多方唱戏”的立体的、开放的“法律八进”工作格局。
重庆市司法局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的结合,培育具有当代重庆精神内核的法治文化,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创作普法栏目,一些栏目在全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新一社区的法制文化长廊,各种鲜活的普法标语、普法漫画树立在两旁,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像这样的普法阵地在重庆市的社区几乎都有,一方面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另一方又达到了普法的效果。
目前,全市已建成法治主题公园16个,区县普法网站25个,区县电视广播法治专栏节目41个,区县法制文艺宣传队23个,以及覆盖300多万用户的24个区县手机法治短信平台,推进“法律八进”深入开展。
在整合部门力量方面,重庆市司法局通过任务分配、目标考核、经验交流等方式,使各部门的优势得到挥发。如给每一社区、村聘请一名律师顾问,为群众解答日常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纠纷。
家住新一社区的65岁老人易淀容在寺庙干活时受伤,但其医药费迟迟得不到赔偿,社区居委会得知此事后叫来了定点联系律师,在律师的帮助下,老人的医药费得到了全部赔偿。
“群众既是普法对象,又是普法力量。我们积极协调,深入动员,畅通渠道,使大量律师、公证人员、五老人员、机关干部、高校教师、法科学生等以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制文艺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法律八进’工作当中,使‘法律八进’的社会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重庆市司法局法宣处负责同志说。(记者李吉斌)
·重庆涪陵:“阳光作业”选人用人45名
·重庆荣昌:三大“战役”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重庆:用法治思维方式推动政法工作
·重庆二中院两评查活动常态化
·重庆涪陵:检察建议堵住三大漏洞
·重庆规划逐步减少气象台站周围超标障碍物
·重庆规划逐步减少气象台站周围超标障碍物
·重庆石柱供电:改造线路确保电网平稳度冬
·重庆九龙坡:主动接受监督推进阳光检务建设
·重庆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0% 跃居西部第一
·重庆:看守所来了“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