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交管局政委解读“中国式过马路”
法规制约少致多数成年行人不遵守信号灯
12月1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 安全文明出行”,湖北省公安交管局联合武汉市交管局等部门举行了主题宣传活动。
记者从活动会上获悉,在前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湖北省公安交管局发现,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意识小学生要强于大学生、未成年人要强于成年人。
11月30日上午,武汉大学正门口,由于施工打围,只有一个简易通道供学生过街通行,但行人红绿灯依然在工作。10:34至10:38,工作人员发现,5分钟时间,共42人闯红灯。
水果湖二小门口是一个十字路口,两侧都装有红绿灯。11月30日中午12点,学校放学后,在两个相隔不远的十字路口,工作人员进行了观察。红灯亮了,即使孩子们已走到路口,也会自觉停下来,等待绿灯时再通行。半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只发现个别孩子闯红灯。
12月1日16:15至16:20,工作人员们在位于南湖大道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门口观察,有27个行人闯红灯过马路。其中,有5对为男女情侣,有4对女伴,另有4男5女为单闯,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特点。
工作人员还发现,闯灯的人一般都是在红灯的后半段,也就是路口积压的车辆基本通行完毕后才快速通过的。一名闯灯的“眼镜男”被工作人员拦住问为什么闯红灯,“眼镜男”则反问:“红灯停、绿灯行谁不知道?但是我赶时间!再说我过的时候车已经走完了!”
“出现小学生遵守交通信号灯优于大学生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大学生不遵守,成年人更是如此。”湖北省公安交管局政委姚俊分析认为,对幼儿的交通安全启蒙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比较重视,他们接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比较多,而且可塑性强;相反,大学生虽然都知道闯红灯不对,但平时主要是靠自觉、道德约束,法律制约少,久而久之,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刘志月 通讯员 叶万弘 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