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长论坛”:民本预防的生动实践
杭州检察机关与医疗、教育、国企、交通系统负责人交流对话,共商预防职务犯罪良策,共建预防长效机制
11月13日,浙江省首次举办“交通局长·检察长”论坛
●2007年7月,杭州市检察院和该市上城区检察院联合召开“杭州市预防职务犯罪医院院长论坛”。
●2008年9月,“高校校长与检察长论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2011年10月,杭州市检察院与浙江省直机关纪工委共同举办了“董事长·检察长”论坛。
●2012年11月13日,浙江省首次举办“交通局长·检察长”论坛,也是杭州市检察院主办的第四次“两长论坛”。
●“两长论坛”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能够成长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品牌,其背后,是杭州市检察机关的苦心经营,是紧跟中央部署的顺势而为,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1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在西子湖畔展开,浙江省杭州市、县两级检察院检察长与交通局长面对面沟通,共商交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大计。这是浙江省首次举办“交通局长·检察长”论坛,也是杭州市检察院主办的第四次“两长论坛”。
缘起:抓好案件查办的“下半篇文章”
“两长论坛”的出现,还要追溯到5年前。
2003年至2006年,全国正掀起打击商业贿赂的热潮。杭州市两级检察院先后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重拳出击。
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杭州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案件35件35人。其中,涉及院长(含副院长、党委书记)的案件有13起13人,占该领域立案总数的37.14%;涉及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有28起28人,占该领域立案总数的80%。
“医院培养一名中高级医师不容易,培养一个专家型又有管理经验的院长更不容易。”浙江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说,这些专家型人才是省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栋梁之才,本应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公众。但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使得医院人才队伍频频“另类流失”,这让人十分痛惜。
如何做好案件查办的下半篇文章,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行为,成为杭州市检察机关考虑的重点。他们走访了省、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卫生主管部门,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许爱娥教授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初步商议以开办论坛的方式,集合检察机关专业预防和医疗部门行业预防的力量,共同加强医院治理商业贿赂的机制建设,消除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于是,一个以“拒绝商业贿赂,远离职务犯罪”为主题的论坛初具雏形。
2007年7月,由杭州市检察院和该市上城区检察院联合发起的“杭州市预防职务犯罪医院院长论坛”召开,省、市、区三级检察院检察长或主管副检察长,浙江省卫生厅、杭州市卫生局等主管部门领导,上城区委有关领导和15家医院院长、纪委书记等50余人参加了论坛。这次论坛,后来被称为“医院院长·检察长论坛”。
在论坛上,浙江省卫生厅总结了医疗卫生系统的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机制。杭州市检察院通报了2003年至2006年立案查处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案件的情况。上城区检察院撰写的《杭州市医药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分析了案件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预防的建议和对策。6家医院院长就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建设作了经验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对全面的制度建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院长一岗双责制等经验,在与会人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论坛闭幕后,医院和卫生主管部门借鉴了许多有效经验,加强了制度预防建设,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监管,杜绝统方(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的统计)的发生;健全工程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实现效能监察全覆盖,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预防也全面跟进,健全药品采购机制、阳光权力运行机制,完善行政处罚案件内部质量控制和监督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
发展:以“点”扩“面”推进行业预防
“医院院长·检察长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了杭州市检察院一个启示:加强与职务犯罪多发高发领域部门的沟通对话,积极调动部门预防职务犯罪的积极性,是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环节。于是,他们推而广之,继续坚持举办“两长论坛”。
2005年至2008年5月,杭州市两级检察院共立案查办发生在高校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54人,约占教育系统案件总数的58%,范围涉及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21所高等院校。被查处的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所在院校的领导干部或业务骨干,有的30多岁就晋升为教授,本该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讲台上,却未能抵挡诱惑站在了被告人席上,让人扼腕。
杭州市最大的高教园区所在地的江干区检察院借鉴了“医院院长·检察长论坛”的经验,准备打造辖区内高校校长与检察长论坛。浙江省教育厅闻讯后表示大力支持,并提出教育不遮丑,动员全省高校校长、纪委书记一同参加论坛。
2008年9月,“高校校长·检察长论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浙江省77所高校的校长、纪委书记、杭州市及各区检察院检察长或主管副检察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200多人参加交流。这次论坛影响巨大,被《人民日报》誉为全国首创。
论坛上,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肯定了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成效,提出教育部门要与检察机关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提高行业预防新水平。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有针对性地提出11个方面的制度性整改措施。时任浙江省纪委常委罗悦明、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杭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吴春莲等纪检、检察机关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校长们从制度建设、载体建设、理念重塑等不同层面,就预防高校职务犯罪进行了研讨。
这次论坛以后,检校双方协作更加顺畅,联席会议、高教园区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都得以常规化、制度化;高校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得到高度重视,校长的定位、预防中的作为和不作为等问题受到重点关注,校务公开、内部审计、教代会等制度得以广泛建立。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职务犯罪案件频发,特别是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先龙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浙江巨化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志翔受贿案,浙江东方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郁寅龙受贿案等一系列大要案的查处,在社会上引起了震动。
2011年10月,杭州市检察院与浙江省直机关纪工委共同举办了以“预防职务犯罪,打造廉洁国企”为主题的“董事长·检察长”论坛,探讨交流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一步发挥纪检监察组织和检察机关各自职能优势,深化预防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工作,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40家国有企业董事长、纪委书记和杭州市各城区检察院检察长、预防科长共140余人参加了论坛,共商国企预防职务犯罪大计。
“两长论坛”搭建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平台,扩大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影响,推动了医院、高校、国企加强内部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深化:“两长论坛”成长为预防品牌
结合交通系统的案件查办情况,2012年11月13日,杭州市检察院、杭州市交通局联合举办了以“预防职务犯罪,打造廉洁交通”为主题的“交通局长·检察长论坛”。
杭州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金财,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建国,杭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吴春莲等领导出席了这次论坛,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来自杭州市交通局及各区县(市)交通局的局长及杭州市各县、区检察院检察长、预防干部等15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检察长、交通局长围绕交通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在此次论坛上,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案件线索移送协查制度和监督指导制度得以建立。杭州市检察机关和交通系统将建立联系人制度,专门负责协调联系工作,定期通报查办职务犯罪和违法违纪案件情况。检察机关将结合办案,深入分析职务犯罪案件的发案原因特点、手段规律、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针对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点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意见,并主动协助交通运输系统开展预防警示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内控防范机制。
四次“两长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浙江省、杭州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浙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任泽民,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等领导为“两长论坛”题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对“两长论坛”进行了广泛而深度的报道。
启示:以民为本才能拥有强大生命力
“两长论坛”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能够成长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品牌,其背后,是杭州市检察机关的苦心经营,是紧跟中央部署的顺势而为,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杭州市检察院认真履行反腐败职能,一手抓案件查办,一手抓职务犯罪预防,有力地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廉洁的政务环境。
2007年至今,杭州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80件118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226人、厅级干部11人,追缴赃款赃物2.94亿元。
杭州市检察院深深地认识到,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为此,杭州市检察机关决定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格局中。
除了“两长论坛”,杭州市检察机关在重点投资建设项目中设立了职务犯罪预防联络室,聘请预防联络员,切实推进工程建设管理创新,积极探索“1234”专项预防综合模式,即强化“一个定位”,融入“两个格局”,立足办案促预防、警戒促预防、威慑促预防,强化专项预防的领导、工作、激励、监督检查4项机制。全市检察机关还结合工程、结合农村换届选举等适时开展涉农预防,组织“三项评议”,创造性地运用检察建议权,获得了群众好评。
杭州市检察机关还与电力、交通、药监、卫生等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行业、系统共同建立起预防机制70多个、预防网络系统10个。如今,预防网络成员单位有500余家,重点工程预防单位达20多个,预防工作实现了从个案预防向行业预防的转变、专业的“小预防”向社会化大预防的转变,编织起一张预防职务犯罪的立体化网络。
杭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吴春莲说,上级机关是预防工作的重要引领,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医疗、教育、国企、交通,每一个都是与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系统,也是国家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的领域。杭州市检察机关每一次“两长论坛”的举办,都是紧跟上级机关部署的顺势而为,都是维护民利、服务民生、保障民权的探索和实践。正是因为这样,“两长论坛”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岳耀勇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