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诚信建设

诚信需正向激励才会“生长”

2012-12-02 16:47: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最近,47岁的四川省成都市市民李刚因销售不使用明矾的油条而走红,被大家称为“油条哥”,每天前往购买“放心油条”的人络绎不绝。李刚坦言,“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这家新店,就是一家企业给我免费提供的。”(11月28日新华社)

    “油条哥”对诚信的坚持,固然有他出于良知的选择,可能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行为受到了各种正向的激励。“油条哥”做“放心油条”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与朴素——“不伤害别人身体的同时自己也多赚点儿钱”。其实,这本来是所有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和企业都应该遵守的规则与恪守的底线。这其实包含了一个十分自然的逻辑,在一个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里,真实的为我,便是更好的为人。只有这样的逻辑得以确立与遵守,人们才能在相互的交易中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逻辑很多时候却被漠视与践踏。从牛奶添加三聚氰胺,馒头使用增白剂,到生猪饲喂“瘦肉精”,再到达芬奇家具假称洋货等,一些企业或经营个体掺假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既影响自身的经济效益,又损害了行业的基本利益。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油条哥”走红的现象才更让人欣喜。我们不光要肯定“油条哥”的选择与坚守,更要肯定“油条哥”身边消费者的支持,更多消费者选择用购买行为来支持他,不仅让他收获了精神上的认同,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而许多媒体的报道与关注,同样也是一种正向的激励。舆论的肯定,放大其诚信经商行为的影响力,是一种宣传与推广,对他的经营有正面的影响,并产生了品牌效应。甚至有企业愿意提供免费的店面,更证明这种舆论的肯定,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回应。如此以来,“油条哥”的诚信行为因为诸多正向激励,不断收获正向回报,并最终确立为一种经营理念与经商原则。由此,在“油条哥”走红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因为激励得当,一个合乎市场逻辑、合乎整体利益的诚信商业行为有了循环往复生长与繁衍的理由与土壤。

    对于诚信的激励与肯定,对于不诚信的摒弃与拒绝,应当转化为每一个具体的行动,而不是无奈与叹息中的沉默、抱怨。只有这样,每个看似细微的诚信的行为才会因为得到正向激励,不断积聚着壮大的力量。只有这样,“油条哥”身上发生的一切就会不断地上演。诚信,才会不断地在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回报中像“放心油箱”一样被再生产,并扩展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共为。(尹于世)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上海航运业着力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资信档案逾3700份
·广西部分城市将建设建筑企业诚信信息库
·天津滨海新区开展价格诚信建设工作
·诚信需要正向激励才会“流行”
·广东:“社会诚信”满意度不足三成
·给诚信者带来便利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给诚信者带来便利让失信者付出代价
·国家公务员考试今日开考 考生弃考将纳入不诚信档案
·深圳诚信诉讼体系“极光集约中心”揭牌
·深圳龙岗横岗街道:创建“诚信建设示范点”
·贵州清镇:打造诚信品牌 创建诚信重镇
·网络诚信的多重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