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公安局铁山分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 “减少管理层级、推动警力下沉、夯实基层基础、提高警务效能”工作目标,做好“四大加法”,将社区警务有机融入社区党务、政务、事务和居民家务之中。
2011年以来,铁山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建立标准化社区警务室14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6人、协警28人,实现了一区一(多)警。民警在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范、便捷服务群众、警民密切沟通四个方面大做加法,筑牢了社会治安管理基础。近2年来,铁山区实现重大恶性案件零发案、民警零违纪、队伍零投诉,抢劫等恶性暴力案件同比下降47.3%,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97%以上。
矛盾纠纷化解——“1+N”机制
铁山分局在每个社区警务室设立大调解室,建立了“1+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1”是社区民警,“N”是法院、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环保局、工商局、妇联等单位以及专业人士。社区民警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主体,分局聘请以上单位的业务骨干以及专业人士为调解员,遇到居民群众的矛盾纠纷超出公安业务范围,民警联系相关部门的调解员进行调解,确保矛盾双方的权益得到维护。
截至目前,通过“1+N”机制,全区社区民警化解矛盾纠纷1127起,居民区没有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
安全防范——“1+3”机制
铁山分局以打造高效、安全的防范体系为目标,建立“1+3”的“科技+传统”立体防控机制。“1”是信息化,“3”是三张网:视频探头网、专业巡逻网、义务巡逻网。社区民警通过对警务综合信息平台中辖区警情的研判,发现发案规律,从而指导视频监控人员、专业巡逻人员、义务巡逻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巡查。
社区警务室接入互联网、公安信息网,每一位社区民警都配有工作电脑,可以随时查询辖区发案情况、研判案情。分局还研制开发了储有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信息的“社区警务信息定位系统”,一旦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将其信息输入定位系统,就能立即显示此人住处的地理位置、同处所居住人员。
他们在2个发案较高的社区主要进出路口安装16个视频监控探头,调配了6名视频监控员,同时将视频监控中心、350兆电台下沉到警务室。社区民警在对辖区发案情况进行研判后,指导视频监控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巡控。监控员一旦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立即通过350兆电台直接呼叫在街面巡逻的治安巡防民警。
在地面,社区民警带领治安巡逻协警、治保干部开展专业巡逻,并发动治安积极分子、居民群众等组成义务巡逻队,在居民区义务巡逻。目前,铁山14个社区都建立了义务巡逻队。
近2年,铁山分局以信息化为龙头,密织三张网,先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1名,破获案件56起,有7个社区发案率下降15%以上。
服务群众——“1+4”机制
铁山分局积极推行“1+4”工作服务模式。“1”就是把每个社区警务室打造成辐射社区居民的1个“基站”,“4”就是推行“弹性工作制、一站式代办、预约服务、送证上门”四项服务,努力将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派出所。
为了方便上班族,他们在社区推行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每周要有两个晚上、周末要有一个白天在社区警务室工作,并且要将工作时间提前在警务信息公示牌上告知辖区群众。
截至目前,社区民警一站式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17人次,预约办理各种证件241人次,送证上门538人次。
警民互动——“1+5”机制
为了让群众了解民警、让民警走近群众,铁山分局建立了“1+5”警民互动机制。“1”是每月一次的常态化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5”是不定期的入户走访、重点部位走访、警风警纪监督员走访、代表委员走访、网络互动平台交流。
今年3月初,铁山分局局长张昌胜、政委徐卫东带领社区民警走访企业、学校等重点部位,开展护企、护校行动。在护企行动中,他们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名,办理案件17起;在护校行动中,友爱街社区民警何秋生与治安巡逻协警轮班,每天放学时间到学校门口值守,保障了校园及周边安全。
铜鼓地社区民警阎石清和九龙洞社区民警詹传德开通了QQ警务服务热线、QQ服务群。他们宣传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针对热点警情发布预警提示,同时积极为群众服务。阎石清通过QQ热线预约上门为群众办理户口23人次;詹传德在QQ群里给网友当义务法律顾问,先后为37名群众排忧解难。
通过全方位的警民互动,铁山辖区的警民互信增强了,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了。(记者 肖新民 通讯员 陈章)
·湖北乡村民警王新华:让生命奔扑在一线
·湖北黄石下陆检察院服务经济建设工作受称赞
·湖北:以十八大精神指导法治湖北建设实践
·湖北巴东1.6万农村妇女获“两癌”免费检查
·湖北宜城法院“三三法”挽救失足青少年
·湖北边防四项措施加强文化育警工作
·湖北边防四项措施加强文化育警工作
·湖北石首:“加减乘除”法破解社区警务难题
·湖北出台意见要求加强涉农乱收费等现象治理力度
·湖北武汉青山检察院召开社会管理法治化论坛
·湖北仙桃:“五必谈”教育感化在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