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邓春友:用坚守铸就不变的承诺

2012-11-30 12:55: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正义网 

    ——记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科长邓春友

    二十四年,8000多个日出日落,在冷清的档案室中独自坚守;

    二十四年,装订档案8万卷,足足可以装满5辆大卡车,重量超过二十吨;

    二十四年,没办错一个档案,没丢失一份文件,归档准确率100%;

    ……

    一个人,一间屋,满眼档案;一颗心,一条路,铿锵承诺。

    他———就是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档案科科长邓春友。

    承诺如铁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48岁的邓春友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还记得第一次戴上红领巾在队旗下宣誓的样子: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高高的红旗迎风飘扬,粉嫩的小脸庄严神往,他和同学们一起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

    从那一刻起,他的确是在时刻准备着!还小时,他梦想着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随时准备为祖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大一些了,他又梦想成为一名航空火箭工程师,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梦想还是没有实现。1988年,他从辽宁大学历史系档案专业毕业,走进了省人民检察院。

    报到那一天,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领导办公室。领导热情地请他坐下,唠起了家常,使他一下子没有了拘束感。他跟领导汇报了自己的家庭、学习情况,也谈起了自己的理想。“我不是不喜欢档案工作,但是跟检察官比起来,我更想成为一名检察官。”

    “你是学档案的,知道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目前,院里档案工作亟需加强,特意从高校毕业生中要一名学档案专业的。你可要发挥骨干作用啊!”领导并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好吧。我试试看吧。”

    “试试不行,干一定就要干好。你肯定能干好!”

    “行!”

    这一个“行”字,支撑着他走过了二十四年的风雨;这一个“行”字支撑着他送走了8000多个日日夜夜;这一个“行”字,让他坚守着实现承诺的痛苦与快乐!

    “一不能贪,二不能丢,三不能脏,四不能慢。”领导把档案室的钥匙交到了他的手上。

    邓春友认真地点点头。谁能料想,自从他接了档案室这把钥匙,一干就是24年。

    责任如山

    邓春友深知,档案的事儿是大事,错不得,丢不得,少不得。

    “老王啊,你这个卷皮处理结果填的不对啊,得写检察院的处理结果。”“小李,你这个归档材料排列顺序不对,应该是正文在前,底稿在后,拿回去重新调整一下吧。”“张姐啊,你们处的卷怎么还没交呢?抓紧啊!”“小夏啊,你们今年召开的研讨会,会议通知怎么没有呢,你找找赶快补一下。”“小徐……”、“老赵……”

    这就是老邓,别看官不大,档案科科长,但他总是得个机会就说“归档”,看见内勤就让“抓紧”,时间久了,同事们都说老邓这个人“太较真”,干脆就“邓大人,邓大人”的叫了起来,老邓听了,也就笑着答应了。他总说,档案工作是良心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每年过完春节一上班,老邓就组织各处室内勤开会,回回都是强调归档的要求和时间,为了不影响归档进度,老邓总是一遍遍地打电话催,催了几次还交不上来的,他就干脆追到人家办公室要。有时候追得人家实在烦了,说话都没什么好气。可老邓还是老样子,笑眯眯地、慢声细语地和你讲,和你聊,就是不挪步,一直到材料全了才喜滋滋地抱着材料离开。档案科的年轻同志有时为老邓抱不平:“邓哥,都催好几次了,也不交,太为难人了。该归档时不归档,以后想查档案找不到,是他们自己的事。”老邓总笑笑说:“没办法,这就是咱的工作。咱得负责啊!”

    辽宁省有140多家基层检察院,由于多种原因,各地区档案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对那些有困难,档案基础薄弱的单位,老邓更是经常下基层指导。20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省140多家基层检察院。对那些刚接收档案工作的年轻人更是手把手的教,直到弄懂弄通为止。和基层院的同志相互熟悉了,也跟着叫他“邓大人”。在他的指导下,全省检察系统已有70多家单位成功晋升为目前国家档案工作最高标准—省特级先进单位,档案定升级工作在全省档案系统名列前茅,在全国检察系统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生活如歌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邓春友把平凡的岁月谱成了一首首动人的歌。

    档案科每年接收各类档案约3000余卷件,需要录入、扫描的文件万余页,要想全部按照档案数字化进程的要求完成归档入库,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有帮手的话,还能分担些工作,可只有老邓一个人的时候,他只能不停地加班家电,甚至节假日都难得休息。

    2000年,省档案工作面临晋升省特级,虽然档案工作基础还不错,但对照晋级标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离晋级还有8个月的时间,可是如果拿时间来计算工作任务的话,至少需要档案科两位同事不歇气地干14个月,多了6个月的工作如何完成,身为科长的老邓一拍桌子:“加班。”当时档案科只有老邓一位男同志,与其说是他带领档案科加班,还不如说他“带领”自己加班。

    他把整理文件、制作卷皮这样比较轻松的工作安排给别人,而他则是起早贪黑地录入、扫描、准备晋级材料。他早上五六点钟就到单位了,除了吃饭时间,他多数情况下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一直干到晚上九、十点钟。赶上妻子值夜班,他不得不把年仅八岁的儿子带到单位,孩子刚到办公室赶着新鲜劲还能玩上一会,可不一会就腻歪了想回家,老邓只好连哄带骗地安抚孩子,又一头扎在工作中。等准备回家的时候,儿子早已蜷在办公桌旁睡熟了,粗心的爸爸都没能给孩子盖上一件衣裳!再到后来,老邓再说带儿子去加班,孩子总是躲得远远的,说什么也不和爸爸去了。

    夏天,家里新下来的房子要装修。妻子和他商量:“老邓,这么多年了,一直没休过干部假。赶上今年咱家有事,能不能请几天干部假?”老邓一听就急了,“请什么假儿,我那一大堆事儿还干不完呢!”妻子也不愿意了,“这个家要你有什么用?”老邓一听不是话,马上安慰妻子:“这一段我的事儿多,等忙完这段,我再请假装修。你别生气,我一定把房子装好。”

    妻子知道,他说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半年。没办法,还是自己来吧。大热的天,妻子又要去市场买材料、找工人,又要做饭、带孩子。一个月,本就纤瘦的妻子整整瘦了10斤!

    这些年里,老邓对妻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对不起你们娘俩。

    坚守如磐

    一天、两天、三天,整整24个春秋。邓春友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坚守着那份不变的承诺。

    2006年初春,老邓像往常一样,抱着厚厚的一摞案卷正准备送到库房,突然右腿一滑,结结实实地摔到了地上,案卷散了一地,老邓想爬起来,可是右腿怎么也使不上力。从那天起,他好多天都感觉右腿不舒服,有时酸,有时麻,有时还隐隐作痛,刚开始他也没当回事,以为是那天摔重了,养养就会好。可是半个月过去了,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是越来越重。身为医生的爱人感觉不对劲,在她的一再催促下,老邓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重度静脉曲张,已经严重到影响血液回流,建议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血栓。老邓当场就拒绝了马上做手术的建议。并忙着把爱人拉到一旁不住地商量:“年初归档可不能耽误,我这病没事,有时间再说吧。”他爱人实在是拗不过他,只好按老邓的意思办。

    转眼到了四月份,眼瞅着天是一天一天暖和了,可老邓的腿一天比一天难受,连正常走路都有些吃力了,爱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和老邓大吵:“老邓我告诉你,手术你要是再不做,我就找你们领导去,没有你地球还不转了?为了工作你身体都不要了,你说你这是图啥呀?”看妻子是真的生气了,老邓连忙哄妻子说“我做手术就是了,五一,就五一做吧,赶到放假,不耽误工作。”就这样,五一黄金周的七天,老邓一家三口是在医院度过的。眼看着上班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老邓术后恢复的情况还是不太好,医生建议他继续留院治疗,可老邓为了不耽误上班,硬是让妻子办了出院,拖着没拆线的伤腿,在妻子和儿子的搀扶下回了家。

    从88年上班到现在,老邓从来没有休过一次干部假,也极少请事假。到孩子寒暑假出去玩,都是妈妈一个人陪着。懂事儿的孩子总说:爸爸太忙,爸爸太忙!

    情深如海

    邓春友不是不懂感情,更不是没有人情。他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投入到工作中,把自己的全部热情都给了身边有需要的人。

    接待查阅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琐碎的事了。每年都要几百人次,千余件。工作时间还好,遇到急用材料的时候,哪怕是公休日,只要一个电话,老邓也马上赶到单位。无论是本单位还是外单位的同志,他都热情服务。认识老邓的人都知道,别人有事找他帮忙,但凡他力所能及的,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老邓说:“别人找你,张个嘴容易吗?!咱哪能不帮啊。”次数多了,人熟了,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邓大人”。

    老邓的爱人说过这样的话:“老邓他兢兢业业地这么多年,付出真的挺多的!以前单位自愿扫雪,我不让他去,拦都拦不住。别人值班有事来不了,总是找他替班。这些事,我要是不说,谁知道啊,他就这样默默无闻的,他还很知足呢!”而邓春友总说:“多干点,不吃亏。”

    在生活中,邓春友同样是一个热心肠的人。1989年12月的一天深夜,熟睡中的老邓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邻居王大姐,只见她急得团团转,说孩子病了,需要马上去医院,老邓二话没说,抓起一件衣服就跑出了门,严冬的深夜冷得格外刺骨,老邓推着自行车,后面坐着裹着棉花球似得孩子,在雪地里,一步一滑地向医院赶去,到了医院,老邓背起孩子就往楼上跑,又忙着挂号、开药、扎吊瓶,直到凌晨4点多,孩子的烧退了,他才离开医院。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雁去雁回,又是一年。转眼间老邓在档案科工作已经24个年头了,小邓变成了老邓,旧大楼变成了新大楼,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像刚参加工作那样埋头于办公桌前,一丝不苟,充满热情地记载和守护着辽宁检察事业的历史。在这个岗位上,有人退了,有人来了,有人来了又走了,只有他,始终深爱着,并不懈怠地从事着检察档案工作,并将这份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由于邓春友的不懈努力,省检察院档案工作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单位、优秀集体等称号。他本人也被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他还先后被院里评为“机关优秀党员”;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先进工作者”和“辽宁省十佳档案工作者”。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系统优秀档案员”;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

    今天,他仍然挥洒着汗水,记载和守护着检察事业的历史。他桌子上紧挨着检徽的台历上端端正正地写着“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公安监管系统慰问英模民警
·第七期公安英模培训班学员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浙江公安英模大会嘉兴4个集体和12名个人受到表彰
·重庆击毙周克华民警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安二级英模”称号
·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朱明国: 以英模为榜样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10名"最美警察"代表被授予公安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10名"最美警察"代表被授予公安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青海检察机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英模事迹报告会举行
·新疆举行“金盾铸忠诚”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
·新疆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
·广大公安民警忠实履责做坚强的共和国之盾450人获英模
·蔡安季出席“中国贫困英模母亲——建设银行资助计划”项目总结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