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山东

山东济南探索建立“1+X”社区服务新模式

2012-11-30 08:56: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你好,我是闫汝玮,家里的药快吃完了,还得麻烦你们过来一趟,辛苦啦!”10月26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华社区居委会的社工王婷婷接到居民闫汝玮的求助电话。

    现年64岁的闫汝玮因为早年患病导致行动不便,再加上独居,生活存在困难。王婷婷定期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并按时为老人购买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我们舜华社区一共划分了7个责任片区,每个责任片区都有一名专职社工负责各项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我负责第五片区。”王婷婷说,“无论大事小事,只要居民把问题反映到我这里,我就要千方百计地解决。”

    挂上电话,王婷婷立即到药房买药,并及时将药品送到老人家里。上午9点半,她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电脑上的“3D数字信息系统”界面又弹出了重华苑9号楼一位住户张先生反映楼上宠物叫声扰民的求助信息,王婷婷带上笔记本再次出门。

    “平常倒不觉得吵,但我这两天感冒在家,晚上休息不好,每天都被楼上的狗叫声吵得睡不着觉。”上午10点,一见到王婷婷,张先生就抱怨了起来。在确认了养犬户是楼上林女士后,王婷婷上楼想与林女士进行沟通,但林女士并不在家。为了能及时联系到林女士,王婷婷拨通了社区义工齐亚珍、李德春和高兴国的电话,他们答应立即帮忙寻找林女士的联系方式。

    上午10点半,林女士接到义工李德春的电话后,主动与王婷婷取得联系,并在半个小时后赶到家里。“没想到家里养的狗会给楼下邻居带来这么大的困扰,实在抱歉。”林女士当即答应将狗寄养在朋友家一段时间,并承诺以后一定注意,双方就此“握手言和”。

    “我们有‘三必访、六必到’的制度,三必访的对象是责任片区内的残疾家庭、暂住人口、失业人员等重点帮扶对象,六必到是指突发事件、邻里纠纷、群体利益冲突等六种情况必到。”王婷婷向记者介绍。

    上午11点10分,回到办公室,王婷婷把上午的情况记在社工日志里。“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这里当了社工,现在有政府给的补贴,有街道帮着缴纳五险一金,个人生活方面没有什么问题。”王婷婷说,“现在居民有困难,第一个就会想到社工。社工独自难以解决时,可以联系义工帮忙,义工们也都是热心人。”

    从2011年开始,济南市市中区按照每300户划分一个责任片区、每个责任片区配置一个社工职位的原则,面向社会选聘专职社工,并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1+X”工作模式。“1”就是专职社工,“X”就是数量不等、类型不同的义工,目的是通过“双工”有效联动,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目前全区有专职社工470余人,包括志愿者在内的义工3万余人,区财政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按照济南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发放专职社工补贴,切实解决了社工的待遇问题。为了进一步激发社工的积极性,市中区建立了社工综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社工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和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实施了星级义工制度,根据义工服务时间的长短和居民评价情况,分别评定为一至五级义工。

    “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主阵地,社会矛盾集中、管理事务繁杂。但部分社区服务管理的方式就像‘井里葫芦’,老百姓看得见却够不着,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管理人动脑筋、想办法,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济南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春华说,“‘1+X’社区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社工和义工两种资源的优势互补、协同服务,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便利,真正做到了服务人民、保障民生。”(记者 余东明 孟伟阳 通讯员 刘俊凯)

[责任编辑:徐波]
相关报道

·山东济南成立“厕所开放联盟”
·济南军地法院集中开展送法服务活动
·山东济南三项措施加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济南长清百余名警力“沉”到社区乡村
·济南长清:企业警官联系制延伸服务触角
·济南历城“七访”密切警民关系

·济南历城“七访”密切警民关系
·山东济南天桥机关民警进社区服务
·山东济南探索建立“1+X”社区服务新模式
·济南将17万困难群众纳入阳光民生救助管理系统
·山东省落实小型微型企业政策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公安云计算中心”在济南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