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西安市含光路工作的高先生每天夜班回家,都要步行锻炼一段路程再乘车回家。高先生说,现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警察巡逻,让人心头很踏实。
与高先生的感受相呼应的是来自西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的一组统计数据:全市街面“两抢”案件环比下降23%、入室盗窃案件下降19.6%、盗窃车内财物案件下降21.1%。
街上的警察多了,街头的案子少了,治安复杂地区越来越整端了,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小案”侦破的更快了……这是西安民众近期的普遍感受,也是西安警方以“秋风”行动为抓手,大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刑侦破案能力成效的折射。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驾驭能力和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能力,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如何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警务效能?在今年10月20日启动的为期一个月的净化社会治安秋风行动中,西安市公安局党委紧扣民意民声,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室盗抢和街面盗抢等侵财性案件为突破口,确立了“推进大巡防、整治复杂点、提高破案率”三大工作重点,通过挂牌整治、优化机制等措施强力推进,深化和改进了巡逻勤务、便衣侦查、刑侦打击、治安复杂地区防控等四大警务机制,全市刑事案件环比下降17.6%,对构建以民意为导向、以效能为核心的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以提高见警率为抓手 优化巡逻勤务机制
构建合成化巡防格局
这天早晨,公安莲湖分局政工科副科长张婧到单位后,换上警服、戴上警用装备,便来到西大街步行巡逻。按照安排,她每周要参加两次这样的巡逻。
张婧巡逻的西大街地处城市中心,商铺林立、人流众多,特别是钟鼓楼广场旅游景点密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极易发生绺窃、抢夺等案件,是市局确定的40个重点路段之一。当天上午9点,随同张婧这到这里时,记者看到街上已经有两辆警用摩托车在巡逻,其中一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北院门派出所的民警,主要负责后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的巡逻防范。说话间,记者又看到一辆巡逻警车和巡逻电瓶车缓缓驶过。张婧介绍说,仅这条路上每天的巡逻力量就达到30多人。
从钟鼓楼广场顺着长安路往小寨方向走,不时看到巡逻警车、巡逻电瓶车巡逻自行车和红袖章,在小寨什字,记者还看到了5名武装巡逻的特警。
如此高密度的见警率,是秋风行动启动后西安街头的平常一幕。
巡逻防控工作是公安机关预防犯罪、震慑犯罪、打击犯罪的第一防线,是减少犯罪几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现有警力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推向街面并且确保实效?市公安局党委在对近期社会治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后,将“两抢”、盗窃机动车及盗窃车内财物案等3类案件作为降控重点,以提高社区和街头见警率为抓手,内部挖潜,优化机制,在全市固化动态警务机制,统筹构建起了合成化的巡防大格局:
——警力挖潜,推行全警巡逻。落实3个层次警力配置,一是配齐配强专职警力,使各分县局专职巡逻警力达到单位总警力20%;二是实行机关民警巡逻制度,每天组织各分县局20%的警力、市局机关40%的警力参加巡逻,使全市参与巡逻的警力达到了总警力的40%。;三是特警增援。每日抽调100名特警在全市重点区域巡逻防控,以实战的方式开展训练。通过这些措施,使全市街头和住宅区的巡逻警力达到了日均6000余人。
——民力挖潜,开展群防群治。进一步扩大专职群防力量,并按照社区防控与街面防控各二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分配,以一辆警车配备一名民警和一至两名专职巡逻辅警的方式,确保街面警车、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和岗亭巡逻力量到位;社区民警通过开展红袖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压缩犯罪空间,增强震慑力。
——效能挖潜,优化警力分配。一是在勤务设置上突破原有框架,巡逻人员的巡段、防控点和群防群治的值守全部实行3级划分,在落实全市145个巡逻网络的基础上,在中心城区配备专职巡警实行24小时巡逻,远郊城镇适当减少警力部署和巡逻密度,农村地区设巡逻专干,带领专职群防适时开展社会面巡逻工作;二是强调警情主导,确保警力始终部署在最需要的地方。建立完善了以市局110指挥调度平台为龙头,以各级巡警指挥部门为支撑,利用PGL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350M无线通信将巡逻责任区、治安岗亭等地理信息与街面巡逻警力信息实时融合。同时实行研判制度,根据对全市街面案件信息的定期研判,在常态巡逻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布防,做到有的放矢。
“加大警力投入,加强重点布防,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巡逻防控,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盘查率和现场抓获率。”在秋风行动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启动大会上,省公安厅厅长、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第一书记、局长杜航伟如是强调。
西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每天上街的警力平均保持在6000人左右,同时还组织发动了11万余名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巡逻防控。此外还有各派出所每天一次,16个分县局每周一次、市局每旬一次的武装设卡盘查,这些都使西安街面的动态社会管控工作得到了充分加强。
张婧介绍,秋风行动开展的一个月时间里,西大街和钟鼓楼广场的各类街头案件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一周零发案的成绩。
以防为主,以打促防,以防助打,打防结合,全新的巡逻防控勤务模式有效增强了街头见警率和管控率,达到了事前震慑预防、事后及时处置的效果。据统计,秋风行动中,全市巡逻民警抓获嫌疑人192名、破获现行案件70起。全市刑事案件日均下降17.7%,其中“两抢”、绺窃等街头案件下降26.3%。
以侦破挂牌案件为抓手 优化刑侦破案机制
构建打击多发性犯罪的多警联动格局
市局挂牌督办案件公布以后,许多派出所长都没有想到,自己辖区的一起普通“两抢一盗”案件,竟然也位列其中。
多发性侵财犯罪直接左右刑事发案总量,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案件,也是刑侦破案的一个普遍难点。市公安局党委以秋风行动为契机,认真总结大要案件侦破能力提升的经验,立足群众新期待深入查找问题,将此类案件列为重中之重,誓要“打下去,控得住”,全力破解侦破难题。
具体从哪里入手?如何取得短期成效与长期机制的双赢?在对全市上半年的多发性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市局党委按照双抢、入室盗窃、盗窃车内财物、街头诈骗四大类型,划定了15个高发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抽取一串案件作为挂牌督办,要求限期破案。这一举措,迅速将全市刑侦工作重点锁定在了关系群众利益的“小案”,有力推动了打击多发性犯罪多警联动格局的构建。
一是推动了分县局内部联动机制的构建。今年10月11日晚,未央区浐灞大道发生一起抢劫案,一名行人被抢走手机和100元现金。虽然财物损失不多,但由于该区域上半年连续发生了3起此类案件,因此该案被列为市局挂牌案件。未央分局遂即成立专案组,抽调刑侦大队和辛家庙派出所警力,针对受害人描述的嫌疑人体貌特征,经过十余日的细致摸排将其抓获,一举深挖破获了多起抢劫案件。该串案件的破获,使得这一区域的发案迅速下降。
二是推动了市局和各分县局之间联动机制的构建。9月19日,摩的司机魏某在新城区西新街被一男子以租车拉货为由骗走电动摩托。此案被市局挂牌后,新城分局成立了由西一路派出所和刑侦大队组成的专案组,在提取到犯罪嫌疑人的影像资料后,市局刑侦局迅速下发辨认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协查。11月9日,碑林分局在摸排中发现,被南院门派出所强制戒毒的牛某与该案嫌疑人极为相似,于是立即通报新城分局。经审查,牛某供认了骗取魏某自行车的犯罪事实,并交待还以相同手法作案十数起,目前已查证落实12起案件。
三是推动了对多发性案件情报导侦与合成侦查机制的构建。借助市局建立的积分预警研判处置工作平台,推进对多发性案件的预警和研判。11月8日晚,根据处置办公室下达的研判指令,市局刑侦局及时组织长安分局、户县县局成立联合专案组,一举打掉一个系列驾车抢劫犯罪团伙,抓获团伙主犯5人,深挖驾车抢劫案件5起、入室盗窃和盗窃车内财物案件20余起。
四是优化便衣侦查机制,强化了便衣侦查的专业化打击犯罪职能。在全市各分县局建立建全了专职便衣侦查大队,并统一归入刑侦序列。在技战术上,总结推广以“观、跟、抓”为内容的石磊工作法;在勤务机制上,实行弹性制、高峰制,全市130余名便衣民警每天依托警情研判指令,公开与秘密相结合、巡逻与守候相结合,隐于全市街道、商场、菜市、公交车站等地秘密开展巡逻守候工作,有效打击和遏制了街面盗抢等多发性侵财犯罪。
理念的转变和多警联动格局的建立有效提升了西安警方对多发性案件的侦破能力,打团伙、打职业、打流窜犯罪的热潮迅速掀起,一串又一串的盗抢案件被相继侦破:
10月24日,碑林分局成功破获“9.12”抢劫案,打掉一个抢劫驾车单身女性的犯罪团伙;
10月31日,刑侦局和碑林分局成功打掉一个流窜多个城市作案的特大外籍盗窃团伙,深挖案件数十起;
11月2日,长安分局侦破一起抢夺案,摧毁一个3人犯罪团伙,破获系列抢夺案3起;
11月9日,新城分局打掉一个飞车抢夺团伙,落实抢夺案件12起。同日,高新分局打掉一个盗抢团伙,深挖案件21起。而另一个流窜作案15起的盗窃电缆团伙也于此日落入法网。
……
多发性犯罪多警联动格局的构建还进一步推动了西安警方破获大、要案件能力的提升,一批有影响的刑事案件被迅速侦破:10月29日发生的特大撬盗保险柜案件,仅7天时间即成功破案,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10月19日发生在蓝田县的抢劫杀人案,36小时即快速侦破……
据统计,秋风行动开展一个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双抢”、入室盗窃、涉车盗窃、街头诈骗、组织操纵未新疆籍未成的人违法犯罪等5类案件1689起,刑事拘留1021人,市局挂牌侦办案件侦破率达到87%。
以整治挂牌地区为抓手 优化治安防控机制
构建治安薄弱点地区的防控体系新格局
位于灞桥区十里铺的张家坡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中城,暂住人口万余人,村内小招待所、小餐厅、小卖部次鳞栉比,入室盗窃案件频发,是有名的治安老大难地区。
然而,这一个月来,张家坡村的治安面貌忽然发生了变化,入室盗窃案下降幅度达45%。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治安复杂地区的治理关系着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平安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市公安局党委以整治挂牌地区为抓手,通地优化和改进治安防控机制和警务模式,着力构建治安复杂地区的防控体系新格局。秋风行动伊始,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聚集地等高发案重点地区,确定了5个“双抢”、10个入室盗窃、8个盗窃车内财物案件高发派出所和10个存在突出治安问题的地区,实行挂牌整治,并提出了“三类案件”接报警环比下降10%的考核指标。张家坡村即为挂牌整治的地区之一,而其地域隶属的十里铺派出所,也因为辖区城中村众多,治安复杂,入室盗窃案件高发,被列为挂牌整治派出所。
“挂牌的作用不仅在于锁定工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由于这些都是治安复杂突出地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因此也推动了市局、分局的人力、物力、精力向这些挂牌派出所和挂牌地区倾斜,确保了整治的成效和良性机制的建立。”市局秋风行动办公室主任朱敏如是说。
以此为契机,针对治安薄弱地区的一系列防控机制也逐步建立:
——突出治安问题领导包点督办机制。对辖区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所涉分县公安局实行领导包点督办,科学调整布局,制定整治方案,保障警务运作,提升重点区域整治效能。
——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机制。以城中村、中小旅馆、出租房屋、车站等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地区为核心,适时开展小区域、短时间、形式多样的集中拉网行动,加大对藏匿其中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治安突出问题的打击查处力度,加强对流动暂住人口的管理服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治安复杂地区联防联控机制。在积极组建专职化巡逻队伍的同时,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支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最大限度发挥民力优势。
——警务公示机制。及时向当地群众通报治安情况,提高自防意识;拓展与群众交流和沟通的渠道,积极争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社区警务防控机制。进一步明确社区民警的职责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自身上岗率,积极组建和带领巡防队伍开展工作,做好社区的巡逻防范;加强对社区内视频监控探头的检查和了解,提高利用率。
——“双向积分”工作机制。通地调整“双向积分”中的有关考评分值,引导民警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实有人口核查等工作上,切实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城乡社区防范、实有人口核查录入等工作,加强城乡社区警务信息化。
在这一系列政策和工作机制的支持下,一项项措施迅速在张家坡村推开:家家户户安装电子门锁、主要街巷增配监控探头、规范配钥匙摊点的管理、取缔非法小招待所、在村主要出入口设立治安检查卡口、增加巡逻队员强化专职巡逻力量……而村两委会的支持力度也更大,还主动组织村干部和60名党员自愿者建立了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加强重点时段的巡逻、督促私房出租户全天候使用电子门锁……
秋风行动开展仅20天,十里铺地区的各类发案大幅度下降,其中入室盗窃案件环比下降28%。
记者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秋风行动结束,全市16个挂牌派出所,75%完成了降控任务,其中降幅最高的为86%,10个挂牌地区的治安面貌均有明显好转。
“全市双抢案件接报警数下降到日均10起以下,各分县公安局辖区入室盗窃、涉车盗窃案件环比下降10%;高发案派出所三类案件接报警环比下降10%……”秋风行动启动之初,秋风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朱智生在工作部署大会上公布的目标,如今已成为现实。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西安市公安局深入改进巡逻勤务机制、破解重点地区治理难问题、强调“小案”侦破,下功夫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这正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落实。下一步,市局党委将继续完善和深化此次行动中探索推出的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努力为维护西安的平安稳定做出新贡献。(张倩)
·西安年内将在地铁沿线投放万余辆公共自行车
·西安:“五坚持五创新”有力提升队伍素质
·陕西西安:学习修改后刑诉法交流会
·西安:村官廉政教育培训大会走进监狱
·西安长安:为秦岭生态环境建设助力
·西安:每个村居设一个法官工作室
·西安:每个村居设一个法官工作室
·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西安召开
·陕西西安新城缴获海洛因1500克
·西安新城缴获海洛因1500克
·西安五个强化打造“210工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