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要办事 干部来“跑腿”
宜宾县全面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度
“现在要办什么事,到村代办站填写一张 《承办单》就搞定了,村干部成了我们的‘勤务员’。”11月28日,宜宾县横江镇黄沙村明沟组村民陈仁富从代办员手中接到新办《残疾人证》后由衷感慨。陈仁富因腿脚不便,办理残疾证手续令他犯了难。前几天他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村便民服务代办站,没几天,代办员为他办好证件送到家中。
近年来,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增多,群众要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也随之增加,多数群众因办理程序不明白、所带材料不全,办一件事往往要跑好几趟。为彻底改变过去群众办事 “程序不知晓、盖章到处跑、摸头不知脑”现象,宜宾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全面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度。
村民事务代办是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为支点,以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为纽带的便民服务网络,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人,其他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兼任代办员。服务内容包括代办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宅基地申报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各类事项。群众办事,只需告知代办员,并提供相关资料,由代办员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
为确保村民事务代办不流于形式,宜宾县建立了干部代办考核督查机制,对受理环节的登记追踪、承办环节的首问负责、回复环节的办结告知等进行明确,对代办员代办纪律、服务规范等一一挂牌告示,把各项事务办理全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让为民服务成为制度约束下硬性指标。
在宜宾县安边镇大池村村民事务代办站,记者看见代办站内登记簿、意见箱等一应俱全,墙壁上挂着办事指南、值班表,以及代办员的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村民有事随时都能找到干部。“当前,农村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家里老人、小孩居多,有急事需办理时就不知怎么办。推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后,虽然我们的工作量大了,但省去了群众很多麻烦,赢得了群众信任,我们与群众就走得更近了。”大池村支部书记向春英说。
据统计,实行村民事务代办制度以来,该县共建立了代办站461个,明确了1250名代办员,共受理各种事务4170件,办结4146件,满意率达99.9%。(记者 周前进)
·四川日报:配强班子 健全网络 扩大队伍
·四川遂宁大学生“村官”宣讲团走进田间地头
·四川邻水法院召开集中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会
·四川政法系统深入群众办实事:深化警民亲 平安从心始
·四川仪陇县:检企合作设立未成年人帮教基地
·四川邻水教育惠民行动全覆盖
·四川邻水教育惠民行动全覆盖
·四川:确保年底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四川达州市法院司法统计工作调研会议召开
·四川蓬安法院十八大研习社探寻人才“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