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丢失了需重办,而你又身在外地,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你得回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重新办理。而如果你的户籍在福建省三明市,无论你身处何方,只需登录三明公安“网上警局”,轻点鼠标申请,通过银联网上缴费,很快就会收到快递寄达的新证件。
2011年8月10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公安内部专网,三明市公安局“网上警局”正式上线运行,开通全流程办事项目51项。这一网络平台集合了公开、办事、互动、监督等各种服务方式,基本实现了管理全流程、服务全实现、警务全覆盖的管理模式,满足了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结相关业务的需求,成为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上全流程办事项目最多的 “网上警局”之一。截至目前,“网上警局”办事大厅共注册用户数3.1万余个,办理业务20万余个,群众对“网上警局”办事评价的满意率达到100%。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厅厅长牛纪刚称赞三明“网上警局”流程简化、填写简便、非常便民,开启了在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拓宽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的社会管理创新新思路。
先行突破,造就全流程办事平台
解决互联网与公安内网隔离技术问题、实现网上支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现行的公安窗口服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高频率流动人群办理业务的需要。
2010年底,三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夏钢提出,公安机关必须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开拓网上服务领域,建立一个与现实公安局相对应的“网上警局”,把公安局“搬”到百姓家里。他说:“这既是公安机关深化警务公开、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网上全流程办事,面临两大难点:一是互联网与公安内网的隔离如何突破?二是如何实现网上支付?前者,涉及内外网数据交换、流通,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内网的安全。后者的问题在于,公安业务收费的内部流程复杂,横向涉及系统内的各个部门,纵向涉及省、市、县等各级,同时还涉及与财政的结算、发票的开具等,网上支付的手续费也会增加群众负担。夏钢把这两大难点问题的解决形象地称为“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送达手中”。
面对困难,三明市公安局积极争取省公安厅支持,依托省厅边界平台,把公安专网与互联网两个相互分割的系统交互连通,达到了两网的实时数据交互和公安业务的全流程应用。他们研发出应用数据监控和异常报警系统,从技术上确保数据交互的实时和安全。与此同时,三明市公安局大胆创新,引进专业网络公司,研发了内部流转系统,做到实时到账、自动分流与监控。他们还与财政、银行等部门协商,解决了发票开具和降低群众网上支付手续费等问题。
两大难点问题的解决,使得网上全流程办事服务成为可能。三明市公安局开始集中建设全市统一的 “网上警局”信息系统数据支持和服务中心,开通各类网上情景办证大厅,依托省厅互联网安全支撑平台,实现在线服务和各类业务办理并自动流转至公安专门办公系统功能,运用网上银行实现网上支付,并集成网上移动通信模块实现短信自动告知功能。
顶级受理,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
变限时限地的柜台式服务为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服务
“原来到窗口办理落户业务,一般都要来回跑好几趟,到处找人签字,环节太多。‘网上警局’开通后只需点点鼠标,3天就可以收到了。”日前,从快递员手中签收了装有新户口簿快件的朱女士告诉记者。
点击登录“网上警局”的页面,用个人身份证号即可在“网上警局”办事大厅注册登录。登录后,办事大厅页面自动弹出动画,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将引导你轻松办理业务,结合快递上门、网上支付等服务项目,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结,变限时限地的柜台式服务为全年365天不间断、全天24小时全天候的网络服务。
三明市公安局副局长、“网上警局”课题组负责人肖文波说:“‘网上警局’的建立,只是一个前提和基础,要实现真正的便民为民,关键在于革新服务理念。”
在软件研发、流程再造过程中,三明市公安局突破传统观念,创新办事理念,坚持“公安多协调、数据多流转、群众少跑腿”原则。三明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网上警局”课题组成员刘万武告诉记者,课题组在方案设计时要求界面简捷,流程简便。如在窗口办理出生申报时群众需填写30余项内容,通过“网上警局”办理出生申报,群众只需填写出生证编号、出生儿姓名、出生日期3项内容即可,其他内容系统可自动生成。
中国刑警学院副教授、公安部信息化建设专家组首席代表崔嵩说:“群众网上注册后,其信息与全省人口信息自动完成比对,以确保信息的真实、用户安全,探索出一套非接触式、非现场的、保障安全的行政审批、审核的方法。”
“网上警局”办事大厅改变了以往基层窗口民警受理后逐级上报审批的模式。新模式按照“顶级受理、反向催办、颠覆传统、再造流程”的理念,由负责最后审批的单位直接受理,需上报省厅审批的也由市局一级受理。
群众在“网上警局”办事大厅办理的所有业务,通过边界平台完成比对后,自动流转到基层民警内网平台办理,民警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成后流转反馈给群众。如需上级审批将自动流转到上一级,上级审批后自动反馈给经办民警,免除了经办民警人工录入、比对环节。
实时跟踪,实现服务监督的突破
明确各业务办理流程,“网上警局”步入制度化、规范化
“网上警局”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设置了信息公开、公众服务、互动交流、监督评议4大功能和具体栏目,明确了各业务办理流程及期限,明确了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的受理、答复、办结期限。
此举将“网上警局”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当事人可通过评议栏目、“案件查询”、“行政复议”等多个栏目实时查询所办项目的状态,对整个办事过程进行评议;经办民警可了解所办项目流转情况及评价结果;经办主管可实时查询、跟踪下属(或下属部门)所办理项目的情况。整个业务流程全程透明、时限明确,并采用短信告知办理进程,促进了“阳光执法”,实现了对公安执法的实时监督。
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坚说:“‘网上警局’通过制度设计,有效避免了基层民警随意要求群众提交资料、拖延不办等问题。”目前,三明市“网上警局”依托市、县两级公安公众服务网以及内设的114个网上派出所、231个网上警务室、197个公安警务微博群、143个网上警务QQ群等形成的公安网络体系,可全方位、全天候、全时空提供92项办事指南、申请表格下载,可办理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51项服务项目。
深入创新,构建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
积极与民政、工商、银行等部门协商,以期实现多单位联网和信息共享
“网上警局”的建立及运行,使公安系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三明市公安局以此为基础,主动谋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信息共享,着力构建“网上警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
以“民族变更”业务为例,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群众需向乡(镇)政府提交申请后,到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审批,拿到批文后再回到乡(镇)派出所提交变更申请,然后提交县局、市局治安部门依次审批。乡(镇)到市,两个系统、6个环节,还要许多证明材料。事实上,“民族变更”最后办结在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而治安支队的审批则是依据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的批文。“按照‘网上警局’顶级受理模式,只要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信息能共享,治安支队就可以直接进行核实、批复,并指示派出所进行变更。”肖文波说。为此,三明市公安局多次与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进行沟通协调,双方建立了协作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如今,“网上警局”办理民族变更业务,群众无需再“走路”,一切由数据在网上“跑腿”,办结时间也从原来的15天缩短至2天。
按照这一模式,三明市公安局梳理出50余项涉及有关部门协作审批的项目,正在与计生、民政、工商、税务、社保、银行等相关部门协商,以期实现多单位联网和信息共享。“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网上警局’社会管理创新协作平台系统,继续增加网上在线办理的项目,开发无线应用。未来在这个平台上,协作单位将可以共享公安系统的人口信息资源和各社会系统资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群众办事的时间、精力、成本和手续环节,节约社会资源和行政成本。”夏钢说。
实实在在的为民理念、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使三明“网上警局”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三明市委书记黄琪玉说:“‘网上警局’的成功运行,不仅是警务工作方式上的全新探索,更是执政理念、行政方式的深刻变革。”(记者 霍志坚 通讯员 肖 敏)
·福建明年起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福建长泰:部署全体干警学习修改后诉讼规则
·福建上杭公安局学习十八大提升群众满意率
·武警福建总队举行欢送退役士兵慰问演出
·福建长泰检察院深入基层回访 促进帮教工作
·福建福鼎市检院依法抗诉 促解五年纠纷
·福建福鼎市检院依法抗诉 促解五年纠纷
·福建厦门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办法
·福建厦门何厝边防所建社区追缉墙
·福建沙县检察院青少年维权活动形式多样
·福建龙海市检察院开展“走基层访代表”活动
·福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