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为上海监狱带来深刻变化

2012-11-28 15:43:0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编者按

    近年来,上海监狱工作在“集约高效的体制机制+凸显价值的专业化+符合实战的信息化”三驾马车驱动下,朝着“集约型、矫治型、专业型”转型发展的步伐日趋坚定,成效逐步显现,监狱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框架基本成型。记者从近期对上海监狱采访的场景和片段中,撷取有关监狱两级管理、场所警戒机制、监狱警务管理、罪犯改造评估、民警职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以“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为上海监狱带来深刻变化”为题,推出本组报道,窥豹一斑,见微知著,力图将上海监狱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效以及民警队伍新面貌,进行真实还原和生动呈现。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下午3点整,上海新收犯监狱的“深挖工作双周讲坛”准时开讲。几位年轻民警围坐在3位经验丰富的老民警周围,倾听他们的工作心得,学习对新收犯谈话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监狱长汪卫东告诉法制网记者:“这项在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中开始实施的重要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深挖犯罪的工作效率,监狱的警力、物力也得到了高度集约。”

    始于2008年的上海监狱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是一次弘扬改革精神的思想大解放,也是一次思维方式创新的大突破。“现代警务机制是切实增强监管改造能力、准确体现监狱工作内在规律、有效联结警务管理系统组成部分的一系列科学规范的警务制度和集约高效的运作模式。”上海市司法局党委书记郑善和对现代警务机制的基本内涵作了如上诠释。

以信息化为改革突破口

    “我们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信息化为改革突破口,以视频监控为手段,全方位提升监狱管理的科学化。指挥中心、分控平台的幕后指挥和执勤民警现场巡逻的双向结合,增加了警务管理的灵活机动性,全面提升了监狱监管安全。”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桂晓民说。

    今年4月的一天凌晨两点,南汇监狱七监区分控平台夜班民警林玲警惕地盯着监控视频,密切关注着监区内各重要通道及监舍内外。突然,她敏锐地发现二楼三号监舍内的异常:有几名服刑人员起床并围绕在1号床铺前,林玲立即通知执勤民警前往现场确认。原来该监舍内一名聋哑老年女犯心脏病突发,需要及时进行救治。通过对讲机和视频显示,林玲了解情况后便马上语音上报监狱指挥中心。总指挥室的值班民警随即调动预备警力,提前打开监狱的重重门禁,将病人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抢救。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民警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应对得当,为挽救犯人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视频系统的全程监控也约束了在押服刑人员的改造行为和警务人员的执法行为,即时保全了证据,使监区警务管理更加透明、规范。今年7月的一天,提篮桥监狱服刑人员张某因违反规章制度受到执法民警的严厉批评。对此,张某心怀怨恨,伺机报复。几天后,他趁该名民警夜班执勤之际,蓄意自残,导致自己胳膊脱臼。次日,张某谎称民警对其伤情不予重视,导致医治拖延,并要求民警赔礼道歉。

    然而,监控视频早已将事件全过程“记录在案”。面对录像中“自导自演”撞墙自伤的清晰画面,事件真相顿时水落石出,自作聪明的张某只得低头认错。

团队合作替代单打独斗

    深挖犯罪一直是监狱工作的重头戏,但以往的深挖模式只是由民警个人独自负责,效率相对低下。新收犯监狱为实现监狱资源的集约化,在2010年初成立了深挖犯罪工作组,把十几位经验丰富的民警集中在一起,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共商深挖策略。同时,各监区也分别成立了深挖犯罪攻坚小组专攻余罪挖掘。民警一旦发现有情况便将线索交由攻坚小组统筹运作,“疑难杂症”则由工作组的高手们“号脉问诊”,以互助联动替代单打独斗,将深挖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新收犯监狱还建立健全了罪犯评估工作体系。监狱成立评估中心,监区成立评估核心小组,将对新收犯人的评估由原来只侧重于心理健康、危险度评估拓展为改造难度、恶性程度、身体健康程度、新收集训表现等“5+1”评估,从而使新收评估更具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盗窃犯李某于今年2月被新收犯监狱收押服刑。在例行的心理测试中,分析报告显示其心理状态异常。民警李晟凭着多年办案经验,再次仔细查阅了李某的档案材料,判断其极可能有隐瞒的余罪。李晟依托“工作组”这一工作平台,提请关押李某同案犯的另外两个监区的民警共同协作参战。经过十几天的分别盘查、耐心询问,旁敲侧击,几位民警抽丝剥茧般从多条线索入手,不仅很快查清了李某多起盗窃作案余罪,还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一名网上通缉在逃人员。

    专业团队协作攻关的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业务分工单独操作的孤立性,解放了众多民警对个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打造了一只专业人才队伍,拉动了深挖工作的发展,深挖案件数量屡创新高,促进了监狱警务机制高效运行。

 分控平台比武提升技能

    分控平台上接全监狱指挥中心,下连各监舍,可以说是监区日常管理的中枢神经。民警们能否熟练操作分控平台直接关系到整个监狱机制的顺畅运行。为了加速基层民警战斗力生成,2010年以来,上海监狱系统普遍开展分控平台实务练兵活动。通过“真训、真懂、真用”的培训,民警的岗位职责更加清晰,工作技能得到普遍提高。

    “各位选手请听题:某周日下午,监控视频发现第三监区东02监房有两名犯人打架,请按警务操作程序立即处置,答题时间限两分钟,开始答题。”2012年8月3日上午9点30分,随着考官的一声令下,上海市监狱系统首届“分控平台岗位职责与操作”大比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比武现场气氛紧张,青浦监狱派出的两位选手眼睛盯着监控屏幕,左手拿起电话,右手攥着对讲机,一套组合拳般的“标准动作”顷刻作出:利用对讲系统进行口头制止、立即调动警力赶赴现场、即时向监狱指挥系统报告……仅用1分26秒,两位民警迅速准确地处置了这起“应急事件”。

    上海司法警官学校校长陈耀鑫在赛后总结点评道:在比赛中大家将分控平台的日常管理、实时监控、处理调度等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我们的监狱民警不但平时运用监控设施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运用分控平台进行警务指挥和警务协调的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记者 刘建 实习生 何信)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