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
——学习十八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再次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这是十八大对党和国家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十八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一个新的亮点是,把过去“以人为本是核心”的论断表述为“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虽然仅“两字”之差,但却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认识的升华,也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什么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是否代表和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根本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最高”的论断,一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二是“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两个最高”,一个是对政党的要求,一个是对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两者都是对为谁发展,为什么发展的具体解读,也是对以人为本所隐含的政治立场的生动诠释。正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下,十年来,我国建立了全世界规模最大、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免除了数千年来农民上缴的皇粮、公粮,实现了数亿青少年义务教育全覆盖。仅广东就有6000多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8700多万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230万异地务工人员的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由于我们党坚持植根于人民,造福于人民,才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是第一位的,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不仅回答了为什么发展,而且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只有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宏伟目标,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人民当家作主。近年来,广东创造性地实施“网络问政”、“听政议政”、“为民办事征询民意”等制度,广纳群言,广集民智,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再次,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道德立场。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共产党人而言,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而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本。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私利和特权”。是为民谋利,还是为己谋利,既是政治问题,也是道德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规范,是在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为公”等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就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综上所述,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认识问题、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立场问题。
(肖志恒 作者系广东省政府常务副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