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研究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须做到"五个坚持"

2012-11-28 09:54: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正义网 

    党的十八大全面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职责职能,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笔者认为须做到“五个坚持”。

    一、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旗帜决定方向,旗帜领航中国。政治方向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检察工作的成败。曹建明检察长最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动员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检察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首要要求。

    确保检察工作的政治方向,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就是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检察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检察制度。人民检察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权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广泛的人民性是我国检察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属性;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我国检察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检察制度的本质区别,更加坚定全体检察人员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二、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就是理想信念迷茫缺失导致的必然后果。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极其致命的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因此,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概而言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和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就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就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依法履行检察机关肃贪防腐职能,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下大力气查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三、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立场,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重于一切,人民利益急于一切的思想和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真意对人民负责的执法理念,切实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载体,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严惩犯罪,保护人民。同时,还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检察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的愿望,适应人民的需求,维护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因此,作为人民的检察官,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举措,创造新经验,真正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要“居权思源,居权思限,居权思危,居权思过”,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检察机关声誉的不良行为。

    四、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为大局服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以检察机关为例,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围绕大局来筹划、部署、开展检察工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检察工作始终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协调一致,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所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准检察职能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把强化法检察职能作为服务、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最基本、最直接的途径。以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家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增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严格监督、规范监督的执法理念,正确处理实体与程序、打击与保护、监督与配合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体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推动“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五、学习十八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党的正确领导,不仅是保证检察机关公正文明执法的前提,更是保证检察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础,我们必须明确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独立行使,绝非脱离党的领导的独立行使。党的领导在检察机关正常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主要在于党的政策对执法的指导作用和党委对检察执法的监督作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检察机关面临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更大的发展机遇,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难以回避的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检察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要知道,坚持执法为民,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不仅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宗旨在检察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

    所以,检察机关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就是要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不渝地坚持执法为民。要做好这一切,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自觉服从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把党委的要求与检察工作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同时,还要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思想,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全面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检察机关、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从而确保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作者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郭文先)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与实践意义
·重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公安工作
·广东省检察院: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是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是党的理论自信
·重庆市公安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公安工作

·重庆市公安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谋划公安工作
·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检察工作
·吉林日报: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江西日报: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历史新起点与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