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平度:“1+1”巧破“案多人少”困局

2012-11-28 09:33: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新老搭配加速新人成长 案件分流提高诉讼效率 科室协作实现资源整合

“案多人少”平度“1+1”巧破困局

经验丰富的公诉“老兵”带年轻检察官参加庭审

    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省平度市拥有人口135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青岛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平度市特色农产品打响品牌的同时,刑事案件也逐渐呈增长态势。2010年,该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871件1148人,2011年受理912件1252人,2012年前三季度,受案数已达到1063件1650人,起诉813件1209人。与案件数量迅速递增的态势相比,2002年核定的公诉科12人编制并没有增加,致使办案人力匮乏,“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尽管该院办案数量居青岛市所辖基层院之首,但起诉准确率和有罪判决率一直保持着100%的记录。他们是如何破解“案多人少”矛盾?这一切,还要从该院推行的三个“1十1”工作法说起。

    新老搭配1十1:加速新人成长

    “下次庭审时,要善于把握讯问的方法和控制讯问的节奏,直接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11月5日下午4点,该院公诉科副科长马晓东向刚结束庭审的“新兵”小徐讲解庭审技巧。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小徐不是第一次参加庭审,但在对这起交通肇事案的被告人进行讯问时,面对对方的狡辩态势,小徐应对起来稍显稚嫩。而像这样“1十1”式的传道授业,在该院公诉科屡见不鲜。

    该院公诉科11名干警中,有5名是毕业参加工作不满3年的大学生。为使新进人员尽快进入检察工作角色,充分发挥骨干公诉检察官在检察业务上的传、帮、带作用,该院公诉科启动了以老带新“1十1”行动,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就案件审查技巧、法律文书制作、裁判文书的审查等对年轻干警进行指导,帮助其解决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和学习中碰到的“拦路虎”。同时,通过组织庭审观摩、参与案件讨论,特别是参与疑难案例的讨论,使年轻干警从中吸取老检察官丰富的办案经验,及时将法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

    通过交流互动,年轻干警工作热情高、理论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等优点充分展现出来,尤其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青年干警由于大多受过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理论功底厚实,更了解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理念,在向老师们学习的同时也促使检察“前辈”们更新知识结构。难怪公诉“老兵”们也觉得获益匪浅:“‘以老带新’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与这些年轻人的相处中,我们这些老同志也更新了知识层次,接触到了更贴近现代社会的专业知识和办案技能,也感染到了年轻人身上蓬勃的朝气和干劲,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好多!”

    该院以老带新的工作方式和练兵模式,形成了好中求优、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一代代优秀公诉人被“孵化”出来。公诉科先后被山东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单位、青岛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7名干警荣获青岛市院“十佳”公诉人、办案人等荣誉称号。

    案件分流1十1:提高诉讼效率

    10月30日,公诉科受理了一起抢夺案。今年9月23日晚,被告人张某与朋友喝了点酒,在返回出租屋的途中发现独自夜行的刘小姐。见刘小姐单肩背包,边走边打电话,毫无防备,张某遂生歹念,上前抢下单肩包后逃走,后被抓获。包内共有现金262元,一部价值600元的MP5。

    “虽然该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若在以往,从受理到起诉起码也需要半个月时间。”该案承办人王辉说,现在按照院里启用的案件分流制度,只用了6天就提起了公诉。今年以来,王辉已经对承办的20余起此种类型案件提请适用了简易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更好适应案件日益增多的工作需要,找准公诉案件分类办理制度的最佳切入点,该院公诉科推行案件“1十1”分流办理制度。根据难易程度,将所受理案件区分为简易类案件和普通及疑难类案件;全科也相应分为“普通程序办案组”和“简易程序办案组”两个办案小组。对犯罪事实较清楚、情节较轻的简易案件,由“简易程序办案组”在7日内办结,以快审快诉的办案阵势震慑“两抢一盗”、故意伤害等案件的高发态势;“普通程序办案组”则负责普通程序案件、影响大、难度大的严重刑事案件及上级督办的案件,为确保这些案件的顺利、高质、高效审结,稳、准、狠地打击犯罪,一般由公诉科长、业务骨干带头负责办理。

    谈起案件分流制度的效果,公诉科长吕良芳表示,在以往的办案实践中,按既定承办人顺序进行分流,这种方式看似公平合理,但由于案件复杂、难易程度不同,造成了承办人员之间工作量的不平衡,且不利于发挥承办人员的特长,致使简单案件不能迅速办结、重大复杂案件不能办精办细。实施案件分类办理,不仅大大缩短了办案期限,提高了办案效率,还保证了把精兵强将投入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确保疑难案件的办理质量。

    “现在,我们每月平均办理案件78件115人,无一超期羁押。”吕良芳说。

    科室协作1十1:实现资源整合

    为实现检察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挖掘检察官的潜能,培养全面型优秀检察人才,平度市检察院于今年上半年开始尝试由公诉部门和非公诉部门协作办案的“1十1大公诉”管理模式,让部分具备助理检察员以上资格的非公诉部门人员参与办理公诉案件,达到检察资源使用合理化、整体配置均衡化、工作效率最大化的目的。

    对进入“大公诉”范围的案件统一由案管办进行管理和安排,实行审批、审核归口把关制,所有案件仍然保留公诉科对不同案件类型的审批、审核权限及审核程序,以确保案件质量。“大公诉”办案人员灵活安排办案时间,即非公诉部门的办案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安排,自行安排参加案管中心轮案时间,既不影响本职工作,又能实现检察资源的合理利用,办案人员通过轮流办案,独立完成所有办案流程。

    “最近两个月办理的案件中有3起涉及职务侵占犯罪,办理这些案件的同时对我们自身部门的业务提升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参与办理公诉案件的反渎局副局长高英说。据了解,高英今年共参与办理公诉案件32件,在办理黄某涉嫌销售假药一案中,她在对案件进行走访调查的同时,对该市药监局是否履行监督职能、是否存在渎职侵权犯罪进行了调查,并及时发出检察建议进行督促,取得了惩治和预防的双赢效果。

    科室协作办案模式的实施,充分挖掘非公诉部门检察人员的工作潜力,全面提升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打破了部门之间的界限,使部分非业务部门的检察人员参与到办案中来,不仅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现实难题,而且使各科室形成了在完成本科室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兄弟科室开展工作的“惯性”,在全院营造了“干好本职工作是正常,超额完成才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全面开花结果。(张艺馨 张梦芸)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广西梧州:视频接访联网检察室
·重庆一分院:检察建议采纳率94.5%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重在推动检察工作
·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
·首届全国监所检察业务竞赛正式启动
·重庆沙坪坝青年检察官纪念红岩烈士

·重庆沙坪坝青年检察官纪念红岩烈士
·山东苍山:检察官带结对帮扶留守儿童选书
·广东连州检察、监察、纪委联合举办“廉泉清风”摄影展
·天津:扎实有效做好各项检察工作
·女检察官乔静:超越自我的美丽
·对民行检察执行监督工作的微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