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安保障,县域治安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治安保障之基,在11月24日-25日召开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治安方略研讨会”上,国内治安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就此达成共识。
该研讨会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治安保障”为主题,由河南警察学院主办、禹州市公安局承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等公安、政法院校的学者,以及河南省十余个县级公安机关的负责同志150余人参加。
与会者就国家级经济区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国家级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国家级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区域警务合作等议题,进行理论解读、实践阐释,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县域社会治安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治安方略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导皮艺军依据“融合理论”探讨国家级经济区建设与和谐社会治安保障问题,提出通过警力结构的调整、警务功能的转换和整体联动,实现治安防控决策和预期目标。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导金其高认为,随着社会的进化、经济的繁荣、博弈的嬗变,越要求治安的博大精深,他提出“三中全会”型中原经济区大治安。其中,“三”,即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系中原经济区大治安的战略思维;“中”,即中原的社会情况、人文情况、自然情况,系中原经济区大治安的战略基础;“全”,即全过程的治安、全方位的治安、全层次的治安,系中原经济区大治安的战略构建。
会上,禹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刘玉亭为专家们介绍的“禹州警务模式”,也成为研讨会的亮点,引起专家们的兴趣。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有全省最大的县城。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牛鼻子”,将是支撑未来几十年持续增长最为持久的动力。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行者,面对社会治安诸多问题,禹州市公安局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的警务理念为指导,以命案必破、打黑除恶为龙头提升综合打击效能,以完善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为基础打造民安警务,以教育训练为抓手夯实队伍建设,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设信息化警务,确保了禹州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创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禹州警务模式”。
会后,专家们饶有兴趣地对禹州市公安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公安部特聘专家、人民公安大学博士生导师熊一新指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础单元,县域治安保障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治安保障之基,“禹州模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治安保障具有样本意义。
河南警察学院院长毛志斌教授表示,“禹州警务模式”是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求的具体实践,具有示范性意义。我校与禹州市公安局实施校局合作,组织优势学术力量对典型样本进行理论和实践维度的研究讨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健康推进提供学术支持。(记者 彭业霞)
·江苏金湖:“三个落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石家庄:强化社会治安管理 着力护航经济发展
·2012年度公众对天津社会治安满意度为95.57%
·农一师八团全力抓好维稳工作打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十八大期间首都社会治安秩序平稳良好
·鄂尔多斯市开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督查
·鄂尔多斯市开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督查
·南宁市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南宁建设
·甘肃会宁以“三个着力推进”为抓手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武汉明年将建人像识别系统 助力社会治安
·台州椒江在浙江首创环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