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博客

秦至:天下有没有免费的午餐?

2012-11-26 14:28:3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11月18日开始,杭州地铁让市民免费体验三天,每天都有七八万人去“尝鲜”,其中以大伯大妈居多,多趟列车近乎满载,难以上客。

    这样的新闻似乎已经没什么新鲜,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市政府也曾送出过这样的免费大餐,宣布地铁公交免费一个月,结果地铁里人满为患,地铁超负荷运行,安全隐患频出,免费政策只执行了一个礼拜就草草收场。

    再就是今年国庆节的高速公路免费,其导致的塞车和拥堵国人已经见识了:高速公路变成了停车场,无数的人耽误了行程。

    笔者的大学同学约在10月1日在杭州搞同学会,结果有同学从不过200多公里外的另一城市一早出发,居然都没赶上晚上的饭局。

    免费造成了如此后果,尽管事先也有人当过“预言帝”,但如蜂拥般的大场面出现在人们面前时,还是免不了会瞠目结舌和后悔不迭,后悔不该蹚免费这“浑水”。

    有人明白了,所谓的“免费”其实是有成本的,表面上免去了钱,但为之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面对后果时的心理焦躁和精神损失,如果换算一下,肯定会超过那点钱,如果可以让人再次选择的话,估计没有人会再愿意去尝试什么免费的午餐了。

    不过,在经济学理论里,还真有免费经济学这一说,其源头是“剃刀大王”坎普·吉列。1903年,这位吉列公司的创始人花了四年时间发明了可更换刀片式剃须刀,第一年,只卖出了可怜的51副刀架。

    但接下来,吉列做的事情却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他以极低的折扣将刀架卖给美国陆军,以期这些士兵退役还家后,可以变成吉列的忠实用户,同时,他设法将刀架和几乎所有商品都捆绑在了一起——从绿箭口香糖到红茶茶包,仅仅又过了一年,他就售出了9万副刀架和1240万枚刀片。

    吉列给后世的商业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遗产,那就是提供免费(或者至少是廉价得近乎免费)的平台产品,然后通过耗材、补给或者服务,来获得真正肥厚的利润和收入。

    这种模式现在已屡见不鲜,许多产品的免费试用、免费体验背后,其实都是要利用人们的“贪小便宜”心理,然后抓住你的需求,或者在免费的产品背后附加不免费的服务,最后买单的当然是顾客自己。

    这种基于人类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经济模式,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已屡见不鲜也屡试不爽——手机可以送,但之后的话费你不能不交吧?游戏可以白玩,但页面上的广告为商家创造了大量利润;QQ也是免费的,但总有人会为了各种增值服务去成为会员。总之,免费就像诱饵,在“买的没有卖的精”的博弈世界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还真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总会有人自愿或不自愿地“上钩”。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说过:“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所以尽量不要免费。等你有了钱以后再考虑免费,免费不是一个好策略,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但他忘了当年,他就是用淘宝免费五年的策略,以惊人的速度超越了易趣,成为今日国内电子商务无可撼动的领军品牌,支付宝同样以“免费”为诱饵,黏住了大量的用户群体。

    因此,免费不仅是个经济学话题,更是一个人类心理学行为学研究的好样板,你不能谴责商家没有商业道德,也不能怪政府没考虑周全、不计后果,这是一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有时候也会脱离人们的控制出点意外。(秦至)

[责任编辑: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