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依法治国新节点——著名法学家畅谈十八大报告

2012-11-26 12:34:5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网 

依法治国新节点——著名法学家畅谈十八大报告

    人民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杨成)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为了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中国政法大学于11月12日召开“依法治国新节点——著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邀请了学校从事法学理论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者代表,汇聚一堂,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如何更好发挥重要管理作用,保驾护航的这些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副校长朱勇教授,校党委副书记高浣月教授,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以及王卫国教授、李曙光教授、赵旭东教授、薛刚凌教授、卞建林教授、于志刚教授、孔庆江教授、刘长敏教授等出席座谈会并发言,来自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等媒体的记者也参与了讨论。座谈会由副校长马怀德教授主持。

    讨论会上,与会法学家围绕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方面的内容和精神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陈光中说,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发展民主,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十八大报告的重要内容,而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检察权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陈光中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王卫国针对十八大报告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十六字方针,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李曙光着重从金融体制改革角度解读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并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和加强金融创新立法方面的可行建议。

    卞建林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强调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公正、权威、廉洁的司法改革目标。

    朱勇则站在历史的视角,分析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改革要自觉自主、循序渐进。

    赵旭东深刻分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版,并对依法治国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期待。

    孔庆江以世界眼中的中国为基点,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薛刚凌从法律人角度对十八大报告中制度建设,增强统筹规划能力,优化公共行政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于志刚总结了十八大中的几个关键词,具体针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道路,中国法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创新观点。

    曲新久强调了市场经济在法治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如何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法治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马怀德则从制度改革、科学发展、反腐倡廉、社会管理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法治的重要性,并对法律人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了进一步强调。

    石亚军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法学家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的召开为研究我国法治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石亚军说,十八大报告中所提“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具有很高的理论概括性和时代前瞻性,贴近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体现了党领导能力的成熟度。石亚军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权力配置的法治化,即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配合。石亚军表示,中国政法大学将以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再上新台阶。同时,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法学优势,服务于我国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