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十八大代表畅谈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12-11-26 12:10:1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陈艳芳代表指出,各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活动,提升了法制宣传教育效果,有力促进了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了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墙报、板报、专栏、书籍、法制夜校,这些是普法伊始时常见的宣传形式。

    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效果,是27年来各级普法机关和普法工作人员矢志不渝的追求。

    2001年6月27日,中国普法网正式开通,由此开创了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新纪元。如今,全国已有2300多个普法网站。法制宣传教育在现代传媒中,有了自己的专门阵地。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法制宣传教育领域不断扩大;法制长廊、法制公园、普法大篷车,法制宣传教育阵地日益拓展;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手机报、城市公交电视、移动通信,法制宣传教育平台日新月异;专题电视节目、影视剧、文艺演出,法制宣传教育手段丰富多彩。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许多十八大代表有自己的思考:

    陈艳芳代表建议,进一步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把化解矛盾纠纷和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打牢预防、化解矛盾的法制基础,实现“处理一件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教育一片群众,稳定一方民心”的目标。

    “现在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长期在社区一线工作的陈艳芳代表,对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有过深入的思考。她说,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中,要着力在引导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以及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方面下功夫;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各种松散型社会组织和团体大量涌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推进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社区人口结构日趋复杂,群体层次日趋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分众化;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逐渐向社区汇聚,使社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发挥好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优势,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陈艳芳代表提出,要着眼长效运行,构建工作机制,建立“法律进社区”的指导协调机制,健全“法律进社区”的配套服务机制,在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法律进社区”活动的同时,按照法制宣传教育的公益性要求,将专项性的法制宣传活动逐步纳入到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

    “要倡导普治并举,抓好项目推进。”陈艳芳代表认为,应推广社区菜单式普法这一新形式,注重结合案例开展宣传,编写以案例解读为主的市民学法资料,组织社区居民不定期开展学习,逐步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十八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副政委陈勇琦提出,要立足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突出重点法律法规、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当前,群体性事件增多,有些问题处置不当,容易引发恶性案件。”陈勇琦代表认为,要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观念,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努力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要加强依法维权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突出的问题,陈勇琦代表建议,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格局,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十八大代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心理学教研室李玫瑾教授也十分关注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她说,学校的法制课程应该像语文、数学一样,列入到小学和中学的基础课程之中。这种法制教育不是讲法律条文,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与法、社会规则与法、自由与法、甚至幸福与法等讲起,让人在接受教育的早期就能认识法律与人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普法应成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李玫瑾强调。

    十八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少年审判庭庭长詹红荔因长期在少年审判中将审判与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2011年被中宣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普法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国民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詹红荔代表建议,在儿童的启蒙阶段如早期幼儿园的教育中,就应开设少量的普法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在幼小的心灵中牢牢树立起“规则意识”,做到将遵守规则当成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甚至成为内心的一种自发需求。这样,我们的普法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