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市卫生局联合建立因公负伤公安民警紧急救治绿色通道,绵阳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可通过绿色通道在该市各医院得到先救治、后付费的无障碍紧急救治。该市部分医疗机构还成立公安民警职业病预防专家组、心理健康保护专家组,定期对公安民警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健康保护辅导。
为加强对因公负伤公安民警的抢救治疗工作,凝聚警心,进一步健全公安民警职业保障体制,该市完成了公安民警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建设任务,全市共有20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被确定为首批定点医院。公安民警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救治范围是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包括公安现役武警)因公负伤的、在执行公务中突发疾病的及其他情况需要紧急救治的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实行紧急救治。
公安民警受伤紧急救治绿色通道的内容包括:各定点医院成立公安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专家组,制定紧急救治工作预案,优化救治工作流程,做好接诊、救治、会诊、转院等组织工作,在技术力量、医疗设备、用血用药、康复护理等方面提供优先保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公安机关在组织缉捕暴力犯罪嫌疑人、处置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等可能危及民警生命安全的行动时,应通知当地定点医院做好紧急救治准备工作,必要时可组织医疗队赴行动现场待命。
与此同时,绵阳市中心医院成立公安民警职业病预防专家组,定期对公安民警开设健康知识讲座,加强对民警职业性特点疾病的研究,提出防治办法;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保护专家组,定期对公安民警进行心理健康保护辅导。
各定点医院将抢救公安民警生命、保障民警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凭公安机关相关证明或人民警察证,对因公负伤公安民警实行先救治、后付费,不得以未交押金、未办手续等理由延误或终止救治。对在救治工作中消极推诿、拒不履行职责和义务,影响和扰乱紧急救治公安民警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按规定给予严肃问责处理。同时,被救治民警所在单位及民警本人和亲友也要自觉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医院工作,及时按期办理相关手续,缴纳医疗费用。(记者 岳波 通讯员 林敏 张兴元)
·四川丹棱法院联网基层提升办案效率
·四川法院试行自动检测系统规范网上办案
·四川安县以社区民警专职化推进基层基础工作
·四川拟修法规定:闯红灯罚200元
·四川法院高校合作共同预防青少年犯罪
·气温骤降四川通江4776名五保老人住进取暖房
·气温骤降四川通江4776名五保老人住进取暖房
·四川“银发食堂”让老人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四川日报:力争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
·四川雅安:“三个一”让群众得实惠
·四川彭山检察院司法救助点燃被害人生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