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深入百姓床头宣讲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瑶海区作为省会合肥的工业区,GDP总量一度占据全市的一半以上。随着时代的变迁,瑶海又迈入了转型发展的新台阶。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法院如何运用司法手段服务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呢?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从瞄准自身定位着手,放眼于辖区经济发展大局,集中力量去研究、调查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发挥司法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化解矛盾,调节秩序,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看得见的正义是最好回应
瑶海法院司法管辖一个市辖区和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短短四年间,年收案从四千余件到超过一万件。除了案件数字直线飙升以外,案情更加复杂、利益冲突更加尖锐。这些影响一一考验着法院化解矛盾的能力。
“以执法办案为第一要务不仅是顺应司法事业发展的第一选择,更是人民法院回应群众司法需求的最直接方式。我们不能因客观情况出现的矛盾便对工作有所懈怠,而应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迎难而上。”瑶海法院院长徐艳阳的一席话道出了该院近年来积极履行司法职责的背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缓解案多人少矛盾,该院从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着手。
近年来,先后在民商事审判中推出了扩大简易程序审理范围、压缩办案周期、改革裁判文书的制作和签发程序等多项改革措施。同时,建立民商案件研讨机制,提高案件质量。紧接着刑事、行政审判实行一步到庭,压缩庭审时间和办案周期,提高当庭宣判率。
该院还提倡“立审执体系化”理念,通过执行看审判、通过审判看立案、通过立案看社会,将倒查法的诉讼理念贯穿审判工作始终。
设立执行救助资金专项救助,缓解执行难。
除此以外,他们还改变审委会的“坐会”模式,必要时委员集体观摩庭审、深入案件现场,了解案情。
今年以来,该院又提出了建设“品牌案件、品牌法官、品牌法院”的新目标,全院在社会管理创新、案件质效等方面均实现大幅度提升。
服务大局从点滴做起
“合肥经济快速发展,法院功不可没!”这是安徽省委副书记、时任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对合肥法院工作的高度评价。
的确,从位处中部一个不起眼的城市一跃成为今天“最具幸福感”的宜居城市之一,合肥的城市面貌、百姓生活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作为合肥“资格最老”的主城区之一,它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强力的司法保障。近年来,瑶海法院主动将工作置于服务党委大局考虑,积极作为,勇于担当。
“服务大局不仅要体现在宏观决策上,更要具体体现在法院的方方面面工作中。”这是瑶海法院院党组班子的一致认识。
为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法院积极组织法官深入辖区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企业发展利弊,为辖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指导,开展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知识讲座,增强维权意识;与银行等金融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延伸司法的广度和深度,为规范金融秩序提供司法保障。
面对涉及面广、容易引起群体纠纷的案件,瑶海法院积极与上级法院、区委、区政府等单位和部门沟通联系,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召开案件推进会,共同商讨具体执行措施,强化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配合。另外,及时做好案件的《风险评估报告》、《执行实施预案》、《维稳应急预案》等材料,向上级法院与区委、区政府等单位汇报,获取指导与支持。
2011年,瑶海法院共受理11件涉群体纠纷的案件,通过法院的努力,全部得以妥善化解。
满足百姓最直接的司法需求
“嘿!空调车来了,你有两个硬币吗?”
“现在是4月份,空调车只收一元钱。”
从2009年10月1日开始,合肥市民惊喜的发现公交公司宣布每年的3、4、10、11四个月,票价由2元降为1元。在百姓交口称赞的背后,凝聚着人民法院法官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2009年4月16日下午,合肥市民陈军乘坐合肥公交集团所有的1路空调公交车,投币2元,却发现该车并没有开放空调。较真的他将合肥市公交集团诉至法院,索要多收的1元钱,并要求空调车在不开空调时只收取1元钱。
这是典型的公益诉讼案件,关系全城百姓的利益,社会反响强烈。为了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平息矛盾,受案的瑶海区法院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与公交集团相关领导取得联系,积极进行沟通。
在合肥两级法院努力下,由政法委牵头召集合肥中院、瑶海区法院与国资委、公交集团等相关部门分别召开了3次协调会议,最终促成合肥公交集团作出票价优惠决定,而陈军亦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轰动一时的“一元钱公交车费案”得以圆满落幕。
群众利益无小事。近年来,为增强群众观点,切实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瑶海法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走访和回访辖区企业,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建议,有效预防和减少企业内部纷争和外部风险;进社区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群众送法上门;组织校园模拟法庭,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进家庭调解、疏导、慰问,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阳光下的司法“触手可及”
“能动司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就在于‘服务’,即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人民,使司法权的行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有作为。同时,这也是人民法院积极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瑶海法院院长徐艳阳如是说。
为打造一站式的诉讼服务,瑶海法院完善立案大厅建设,设立导诉员,负责对当事人进行诉讼引导工作;在提高立案效率上下工夫,实行了立案、审查、收费一对一专人办理的制度,实现“流水化作业”;同时设立绿色通道,对于特殊、紧急案件做到迅速审查并立案。
该院还坚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学师生、社会媒体来院观摩庭审、参观法院;强化巡回审判的深度和广度,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案件设置在相关单位、学校等地进行开庭,强化案件的警示教育意义。
与社居委、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积极联动,现场对案件进行调解;执行联络机制常态化,触角深入社会各领域。化解矛盾网格化、体系化建设初具雏形。
完善和坚持院长接待日制度,定于每月15日,由院长、副院长轮流接待当事人,遇到紧急问题现场给予解决,确保制度不流于形式。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审判,提高人民陪审员的参审力度,给足“话语权”。吸纳“中国好人”、区人大代表李孝香为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其乡土优势,化解涉农村的邻里矛盾、家庭纠纷。
除此以外,为进一步强化诉调对接工作,该院还与司法局、辖区14个乡镇、开发区建立联系,在法院内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并派驻法官与人民调解员一起化解矛盾。(段贤尧 文/图)
·合肥日报:抓紧工作 抓紧落实
·合肥95%警力下沉力压可防性案件连年下降
·合肥日报: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合肥铁警抓获倒票嫌疑人11名
·合肥:“阳光党务”惠民生
·安徽合肥铁路警方重拳打击“黄牛党”
·安徽合肥铁路警方重拳打击“黄牛党”
·“平安合肥”成为引资金字招牌
·合肥:为环卫工人过节
·安徽合肥铁警排查高铁隐患60处
·合肥:纪检监察助推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