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西安

西安:每个村居设一个法官工作室

2012-11-25 09:17:0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2012年11月7日上午,陕西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办事处下马陵社区,挂上一面“法官工作室”牌匾。至此,碑林区8个街道办事处,处处都有“法律服务组”;103个社区,各个都设立“法官工作室”。各驻社区法官每月要固定时间驻村(社区)开展工作1至2天,现场解决群众纠纷矛盾,解答群众法律难题。

  按照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要求,西安市两级法院加速推进法官工作室建设。截至11月20日,西安全市法院已设立法官工作站、工作室956个。法官工作室机制涵盖2341个村、595个社区,分别占全市自然村和社区总数的77.6%和95%。

  据了解,西安各个社区法官工作站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诉前调解案件零收费;案件衔接无缝隙,对调解中心委托或者委派调解没有成功的案件,经立案庭快速流转到审判庭,没有任何障碍;预约开庭零假日,保证节假日接待、调解的常态化;上门调解零距离,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和在辖区影响较大的案件采取上门调解。

  如何将农村大量的“家长里短”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何实现法官由“坐堂问案”变为“上门服务”?如何提高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借助全省推广的“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全市每个社区都设立“法官工作室”。西安中院院长任高潮介绍说,各基层院都有高招,精彩纷呈,社区群众办理涉法事情简单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得到大幅提升。

  法院太远诉询不便

  一大早,记者来到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设在杜回村的法官工作站,只见三五村民正在填表格,等待法官替他们化解矛盾、纠纷。

  “村里人发生纠纷是难免的事,咱这法律意识也淡薄,不太懂,因为法院太远,想去咨询还得坐车倒车,特别费神。”黄稳常师傅在长安区杜回村居住了近六十年,他告诉记者,村里一千六百多人,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现在想解决矛盾,法官就在家门口,确实很方便。

  为了从源头解决和减少矛盾纠纷,长安区人民法院在辖区25个街办开展了“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一村一法官”就是在村子或是社区里有一个法官会上门服务为村民解决纠纷。据了解,长安区人民法院辖区内的25个街办共有664个村子或社区设立了法官工作点;其中选择了96个中心村设立了法官工作站。

  “一个法官可能要负责6至10个村子的工作,法院受理的案件在当地开庭审理,并结合、协助当地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长安区人民法院院长蔡轻说,法官的职能就是了解民意,接受村民的咨询和监督,通过个案的调解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更好地为他们解决纠纷。

  诉前联调省时省钱

  灞桥区法院以“一村一法官”为载体,与区司法局联合下发《关于依托人民调解组织建立“院庭站点”诉前联动机制的方案》,开创了“诉前调解联动机制”。

  诉前调解联动机制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主要是进行部门的优化组合,抽调民事审判庭部分精干力量充实立案庭和调解中心力量,统筹协调立案庭、审判庭、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联动工作,并且将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工作纳入审判管理,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对诉前调解联动工作的成效进行督促考核,保证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工作的运行。

  对外以庭为单位在街办司法所设立法官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由所在庭的法官和干警下村(社区)担起矛盾纠纷联合排查、诉前联合调处、诉中联合化解、判后联合息诉、执行问题联合破解的责任。

  目前,灞桥法院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共设立调解中心1个,法官工作站9个,法官工作室259个。

  十里铺街办村民李某通过诉前调解联动解决纠纷后说:“如果打官司,花费时间长,现在诉前调解和法官工作室既节省了时间,又不花一分钱,诉前联调动确实好。”

  灞桥区法院院长薛弘说:“实践证明,诉前联动不仅可减轻法院的案件压力,也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经济、快捷,且非对立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西安召开
·陕西西安新城缴获海洛因1500克
·西安新城缴获海洛因1500克
·西安五个强化打造“210工程”品牌
·陕西高院在西安曲江一小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西安启动"一厅式"办公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西安启动"一厅式"办公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西安:派出所解决群众难事“不过夜”
·陕西西安:法警不再“两边靠”
·陕西西安中院:稳中求进争创一流
·西安民警“包点”为群众提供即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