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杭州:“九个率先”打造规范执法样本

2012-11-24 10:40: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导向,全面推进警务工作转型升级,由其首创的 “杭州样本”经验,取得了“人民群众满意、广大民警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效果。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柯良栋将 “杭州样本”概括为“九个率先”,即:率先科学划分执法场所功能区、率先自主设计警用押解车、率先建立嫌疑人外出就医“绿色通道”、率先自主研发移动信息采集车、率先建立三级值班领导(市局、分县局、派出所)坐堂制、率先制定活页式的执法标准操作程序、率先提出并开展以人民警察基本职业素质为内容的强化教育训练行动、率先出台 《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率先创设执法规范化建设测评体系。

    加强硬件建设凸现“硬效应”

    156个派出所均完成功能区改造,自主设计的警用押解车“零事故”执行任务千余人次

    2009年9月,杭州市公安局率先开展执法场所功能区改造。全市156个派出所均科学设置了办案区、办事区、办公区、生活备勤区,市、区(县、市)两级公安机关还建设了综合办案场所25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办事群众与嫌疑人混杂进出的问题。2009年至2011年,杭州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嫌疑人自伤、自残、脱逃的事故较前3年下降43.7%,未发生一起执法对象非正常死亡事故。

    杭州公安机关研发的警用押解车被称为执法安全领域的又一次突破。2011年,杭州市公安局率先研发3款警用押解车,并配套制定相关的安全行业标准和使用操作规范。押解车划分为驾驶、看管、关押三大功能区域,确保被押解人不能随意闯入驾驶区和看管区,保障驾驶人和看管民警的安全。车内不仅配备常规警械装备,还放置了头罩、尿壶以及防止嫌疑人撞头自残的头盔等装备,同时合理放置警械装备,便于押送民警快速拿取和日常管理。杭州公安机关已用警用押解车执行押解任务1000余人次,未发生一起执法安全事故。

    2011年上半年起,杭州市公安局通过加强“医警合作”,探索建立了涉案嫌疑人外出定点就医“绿色通道”,并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既确保民警便捷、规范送医,又确保患病嫌疑人在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及时得到医治。

    搜痕采集仪和移动信息采集车是杭州警方规范执法流程的高科技装备。杭州市公安局研发配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注册商标的一体化信息采集终端平台——搜痕采集仪,可自动采集嫌疑人人身识别信息,完成一体化采集、一键式比对、一站式应用。移动信息采集车就是一台移动的搜痕采集仪,结合现场巡逻、盘查、清查工作,对形迹可疑人员第一时间采集信息,通过3G网络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实时传递到中心系统,快速进行甄别,锁定犯罪嫌疑人,提升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的效果。

    打造更加灵活的执法标准体系

    推行三级值班领导坐堂制,活页式执法标准操作程序明确了11类警情处置和36类现场勤务的工作规范

    2009年,杭州市公安局设立了值班所领导坐堂制。值班所领导坐堂值守,具体承担调度指挥、指导办案、审核审批、监督检查和接待来访5个方面14项工作职责。此后,又推出分(县、市)局领导值守和市局处级干部协助局领导值守两项制度。同时,监管、交警等一线执法部门均实行值班领导坐堂制,第一时间掌握和解决苗头性问题,防止了小问题堆积为大问题、小麻烦转变成大麻烦。三级值班领导坐堂制,是对传统勤务指挥模式的重大革新。

    同时,杭州市公安局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在全国率先打造活页式公安机关执法标准操作程序制度体系,对11类警情处置和36类现场勤务中民警具体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均清晰、简明地予以规范。体系把众多法律法规中与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有关的规定动作分解出来,使文件里“硬邦邦”的规范变成工作中“活生生”的做法,并专门制定了《常见警情处置及现场勤务规范指南》。

    提高民警基本职业素质水平

    制定民警基本职业素质标准,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测评体系》

    2010年底以来,杭州市公安机关制定了民警基本职业素质标准,包括基本礼仪、基本体能、基本警务技能、基本执法能力、基本信息应用能力、基本群众工作能力和基本纪律要求等7大项24小项内容,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要求和达标标准。根据杭州多山、多水的地形特点,将登山、游泳作为必备技能纳入民警能力构成,全市公安民警会游泳的人数从过去的4000余名增至8820名,达标率从35%上升到80%以上,有219人还取得了救生员资格。

    2011年,杭州市公安局专门研究制定了 《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育警”、“文化强警”的核心内容,为巩固、深化和发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提供内在修养、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今年,杭州市公安局又制定出台了《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测评体系》,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硬件、软件建设和执法成效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测评体系共由9项测评指标、36项测评内容、68项测评标准构成,对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从执法质量到接处警时礼仪是否规范等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杭州市公安局把测评体系与社会治安状况评估、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工作结合,与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调动了广大民警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积极性。(记者 杜玉泉 徐佳)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