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试点传真> 深圳

深圳: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协同善治

2012-11-23 15:15: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为期2天的2012广东社会建设创新年会今天在东莞举行。会议由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公安厅厅长、省社工委副主任梁伟发主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省社工委主任朱明国致辞,副省长、省社工委副主任刘昆出席会议,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社工委主任和专职副主任,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委员、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专家、负责人等150多人参加会议。会上,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穗明介绍了深圳社会建设的经验。

    这次年会的主题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协同善治”。年会的内容非常丰富,公布了12个上升为省社会创新试点项目的名单,介绍了省社工委成立一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广州、深圳等10个市进行了经验介绍。

    朱明国强调,此次年会是我省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的盛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做到六个“进一步”。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进一步找准方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三是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工作;四是要进一步体现特色,大力创建平安广东;五是要进一步完善体制,形成“协同善治”的社会建设格局;六是要进一步树立信心,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12个省社会创新试点项目,是从全省23个观察项目中挑选出来,深圳有两个项目入选,分别为:深圳市宝安区海裕社区建设、深圳市盐田区外来人员服务管理。

    深圳市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穗明作典型发言时表示,深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把解决市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贯穿到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圳社会建设的主要特点之一。据王穗明介绍,深圳淡化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的差别,加大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市级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超过300亿元,在教育、医疗卫生等9大类30多个小项上初步实现了均等化;近两年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又新增了20个项目。

    深圳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别、更畅通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搭建“网上便民工作室”、“网络直通车”等平台,听取民意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注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地方性法规;注重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实现了“全民医保”。

    深圳现有各类社会组织5800多家,还获得过“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我们突破‘一业一会’限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去垄断化’。今年安排转移委托政府工作事项74项。”王穗明说。

    另据悉,深圳大学教授汪永成、深圳知名网友张红桥被省社工委续聘为咨询委员。

    会上为5个省社会创新研究基地颁发了牌匾,为12个社会创新实验基地颁发了牌匾和证书,为省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并为东莞市社会建设研究院揭牌。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深圳政法委书记王穗明:以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后大运时期深圳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