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黄果山社区的胡某,今年18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由于家庭贫困,胡某6岁时患有癫痫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落下了病根,常年蜗居家中仅靠父亲外出打工的收入维持生计,成为社区的重点低保户。镜湖区检察院“一米阳光”青年志愿者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自发组织捐款,拎着水果、营养品,为胡某送去关心与鼓励。
“我们来到胡某家,耐心与他交谈,鼓励他坚持与病魔斗争。”镜湖区检察院政治部胡斌说,在交流中了解到胡某因行动不便尚未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后,干警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照相,办理相关手续,还帮助他申请了残疾基金。
围绕更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目标,镜湖区检察院于2011年2月成立了“一米阳光”青年志愿者法律服务队,秉承“让法律的阳光普照社会的每个角落”的宗旨,以“检察官社区工作站”为依托,坚持每周五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法律服务,坚持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一米阳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延伸法律触角,拉近群众与干警之间的距离。”镜湖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晓玲表示,该院在社区广泛建立“检察室”,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组织人员参与社区矫正和未成年人犯罪帮教工作,对生产、生活困难的帮教矫正对象进行送温暖活动;努力发挥“大调解”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大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今年4月,镜湖区检察院走进赭麓街道司法所,对该所辖区内38名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检察员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以端正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态度切入,不仅宣传讲解与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以案说法讲述了3名社区服刑人员因违反法律法规而被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实际案例。接受教育后,社区服刑人员纷纷表示要珍惜自由,诚心矫正。活动圆满达到了预期效果。
“以前检察官在我们心中很神秘,现在他们就在身边,社区有个矛盾纠纷,都可以找他们帮忙调解。”黄果山社区居民王大爷对这些变化颇有感触地说,有这些检察官在社区,周围的治安越来越好,心里感到踏实多了。
“一米阳光” 青年法律志愿者服务队让法律意识深入群众心里,不断提高群众的维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年来,志愿队伍共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125个。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通过这个平台,我们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能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群众需要我们做什么,对我们工作来说是一种动力。”胡斌说。
李晓玲表示,随着未来检察干警志愿队伍的不断壮大,利用专业知识服务项目的更加全面,不仅能让年轻干警走入社会、走进群众,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得到锻炼,在实际行动中深化了‘忠诚、公正、清廉、为民’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还能增加群众的信任感,积极与干警沟通交流,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形成良好的警民关系。
社区矫正人员杨红说:“这次教育活动使我认识到在社区服刑是对我们的极大关怀,我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吸取经验教训,珍惜在社区服刑的机会,自觉接受教育和改造”。其他社区矫正人员均表示遵纪守法,接受监管、重塑新生。(记者 李光明)
·宁夏吴忠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
·湖南桃江强化特殊人群 管理服务
·长沙启动“关爱特殊人群共建幸福家园志愿帮扶活动启心”行动
·宁夏平罗建设就业基地助力特殊人群就业
·无锡检察机关帮特殊人群维权“润物细无声”
·【独家】陈训秋在四川调研强调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独家】陈训秋在四川调研强调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陈训秋在四川调研强调: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广州市安置帮教工作出新规 关怀服务两类特殊人群
·太原市部署五类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帮教特殊人群 为重归社会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