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保护儿童应是全社会系统工程

2012-11-22 17:46: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日报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很痛心。但是,我们不应该只是以个案说个案,而是应从个案中引发思考。保护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的系统工程,并不仅仅是一对父母、一个家庭或者哪一个部门的责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妇儿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主任胡素锋,昨日就此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儿童自我保护教育缺失

    “发生家庭暴力事件,未成年人可以向多个相关部门求救,寻求庇护。但是,我们的孩子,现在接受的教育里,几乎没有这一项。”胡素锋遗憾地说。

    胡素锋介绍,就目前而言,如果一个未成年人被实施了家暴,最起码有三种方式寻求庇护。首先,他可以告诉其他家庭成员寻求帮助支持或拨打110报警;其次,各级团委系统设立了未成年人维权机构,可以帮助未成年人;第三,他还可以寻求民政等部门的救助。然而,很遗憾的是,在平顺继母虐童案中,5岁女童申潇然没有、也不知道向谁、向哪儿寻求帮助和庇护。就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保护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很大的空白。“一个孩子被家暴了,他不知道该向谁求救、如何求助,这不仅是孩子的不幸,也是全社会的不幸。”胡素锋痛心地说。

    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家庭的素质

    当这个悲剧发生的时候,公众目光聚焦最多的是“继母”。“继母”这个词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继母如何如何不好,再婚家庭如何如何不幸……“其实,家庭暴力不仅仅发生在再婚家庭里,原生家庭也有不少家庭暴力发生,亲生父母也有经常打骂孩子的。我国法律、法规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当然包括对儿童的家庭暴力。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打骂孩子,似乎都是家庭私事,还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的高度来理解。”胡素锋说。

    女性被喻为是水做的,女性是温柔的,然而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社会里,在家庭内部施暴的往往是女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一个女性的文化素养决定一个家庭的素质。”胡素锋说,在她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女性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她深有体会。她认为,对于一个家庭,尤其是一个再婚家庭来说,这个家庭中的女性是否有很大的精神压力,是否心理抑郁,有没有给自己的压力找到合适的出口,都将影响这位女性的思维、行为举止,以及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保护孩子应成为社会自觉意识

    在电影《刮痧》里,负责任的美国大夫发现中国小孩丹尼斯背上有刮痧留下的紫痕,就立即报了警。儿童福利院认为孩子的父母有家庭暴力倾向,在医院随即禁止孩子的父母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孩子父母的监护权。

    胡素锋介绍,虽然我国没有明确规定设立儿童暴力的庇护场所,但是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妇联、共青团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保护儿童的义务。实践中,这些部门认真履行法定责任,多层面保护儿童合法权益。2009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明确家庭、学校、国家机关和社会的责任,推动建立“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山西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儿童救助机构建设,加大救助力度。

    中国人有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很多人还有“将孩子视为私有财产并可以任意处置”的家长思维。“每个人思想观念上都要明白,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是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孩子,不要等悲剧发生再感叹。全社会都要有保护儿童的社会自觉意识和责任感。”胡素锋最后说。(记者 张荣妹——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