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行动引发舆论热议之后,3月份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又有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要求加强儿童保护的议案或提案,全国政协委员韩红提交的《让困境中的孩子生活得更有尊严》的提案,更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乞讨儿不都是被拐卖的
“叔叔、阿姨,行行好吧!”在地铁、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区,常常会出现流浪乞讨儿童的身影,除了一些肢体残疾的孩子由大人带着乞讨外,还有一些四肢头脑健全的孩子,在他们本该上学的年龄,也伸着双手向人们乞讨。
今年2月10日,8名在海南省三亚市第一市场行乞的河南籍儿童被警方发现后带至三亚市救助管理处。经调查,这8名乞讨儿童均来自河南省周口市,其中7名来自周口市太康县张集镇,当时的调查结论是不存在被拐与被胁迫行乞问题。
经核实,包括曹宇、张卫兵、于凯3名儿童在内的所有7名被解救儿童均由父母自愿口头或书面协议将子女租给杂耍老板,没有拐骗或拐卖的行为。 贫穷是这3个孩子家庭的共同特征,9岁的曹宇家徒四壁,父母在外打工未归,曹宇4岁时就被杂耍老板带出去了,几年下来已经赚了两三万元。10岁的张卫兵姊妹4个,父亲患糖尿病,继母患精神病,小小年纪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贫困儿童有没有乞讨权?
今年春节期间,街头流浪乞讨儿童蓦然成了媒体的关注焦点。原因是方兴未艾的网络微博发起了一股“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热潮,不少网友纷纷将见到的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不断与各地新闻媒体以及公安部门互动交流,形成了难以阻挡的“微博打拐”力量。
而这场热闹的“微博打拐”也引发了一场是否应该禁止儿童乞讨的激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