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综治述评

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2012-11-21 17:10: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农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论断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不断实践中得出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那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就农论农,解决农村问题必须要到城里找办法。这是从我国工农城乡关系演变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之前,城乡分治,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计划经济体制,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城乡分割逐步打破,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支持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农城乡逐步趋向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取消农业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清除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政策和限制等等,工农城乡协调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

    但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比,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相比,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比较滞后,推动一体化发展的许多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三农”发展实际,必须尽快进行完善和突破,更好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在新时期新阶段,在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总指针指引下,必须要进一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更多从城乡布局、要素交换、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建立起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和带动作用,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要统筹考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我国人口众多,农民占大多数;城市发展快,农村欠发达。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绝不能放松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聚集能力。另一方面,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注意合理布局,尊重农民意愿,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保持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要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当前,农村资源过多地流向了城市,突出表现在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方面。为此,要尽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合理补偿机制,进一步使要素向“三农”流动。在土地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对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提高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比重。在金融上,推进涉农金融产品、组织和服务创新,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继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劳动力上,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城乡劳动力同工同酬同保,并逐步实现同城同待遇,让农民外出务工能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劳动安全,工伤大病有保险、有地方住、子女能上学。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全面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历史欠账多,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差别,农村落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落后。为此,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任务已经明确,目标更加清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必须始终遵循的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城乡一体化积蓄中国稳步前行的力量
·北京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养老制度实现全覆盖
·成都经验看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
·黑龙江鹤岗: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模式
·辽宁盘锦榆树镇建设城乡一体化新样本
·河南济源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河南济源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王安顺主持推进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协商议政会
·新郑经验:推进服务民生城乡一体化
·郭金龙就大兴区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围绕城乡一体化转变乡镇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