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伏牛山深处的河南省西峡县二郎坪镇,有一群被称为“背背警”的民警,他们常年背着装有宣传板的“流动警务背篓”,行进跋涉在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上,深入山村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广受村民欢迎。
特殊地形,催生山区警务新理念
二郎坪镇地处伏牛山深处,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达80%以上,层峦叠嶂,平均海拔1640米,居民多在山沟河道边散居。2009年以来,随着当地林业、旅游、矿产资源的开发,辖区流动人口逐年激增。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加上群众防范意识普遍不强,当地盗窃案件时有发生,治安案件逐年增加,但由于派出所警力有限,一旦发生案事件,民警只能疲于应付。
“减少发案,关键在防范!”二郎坪派出所所长孙文锋决定创新警务理念,从加强治安防范宣传入手,帮助辖区群众提高自防意识和能力。2010年4月,二郎坪派出所结合大走访活动,将警用面包车改装成 “流动警务车”,在车顶上安装显示屏,滚动播出政策法规、治安警情和安全防范常识,随时随地进行治安防范宣传,接受群众业务咨询。此举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
但很快,民警发现,由于山区地形复杂特殊,部分山村和景区“流动警务车”难以到达,治安防范宣传不能做到全覆盖。有没有更好、更直接的办法?当兵出身的孙文锋联想到在部队时经常背包步行训练的情景……说干就干,他组织民警广泛收集素材,精心策划宣传板内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3个标有“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治安防范、人人有责”的“流动警务背篓”做好了,20余块宣传板也陆续完成。这些宣传板体积小、易携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涉及交通、消防、禁毒、防盗、防诈骗、校园安全、矿山安全等,基本涵盖山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
“流动警务背篓”一到村里,花花绿绿的宣传板就吸引了众多村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山沟里的村民们都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赶到民警身边“听课”。
“家中不要放贵重物品,大额现金要及时存银行!”“遇有陌生人搭讪,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一条条治安防范常识,一条条常用法律法规,加上民警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到场的群众听得津津有味。
“民警同志,我的身份证丢失了怎么补办?”“孩子出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理入户手续?”在宣传活动现场,一些村民不时向民警提问,民警们均一一耐心解答。
针对村里一些行动不便、年纪大的孤寡老人,民警还带着相机主动上门照相,采集相关信息,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帮助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在办好后送证上门。同时,该所还专门印制了警民联系卡、宣传册3000余份,随时向辖区群众发放。
警民携手,辖区发案率连年下降
两年来,随着“流动警务背篓”相继在一些边远山村出现,辖区群众亲切地称派出所民警为“背背警”。
通过这些“背背警”,辖区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民警维护社会治安的决心和行动,体会到民警工作的辛苦和奉献,广大村民深受感动,纷纷自发组织起义务巡逻队,配合派出所做好巡逻防范工作。
2010年冬季,邻县一男子为情所困,一怒之下来到二郎坪镇蒿坪村将一女子用刀捅伤。当地村民发现后,及时按照民警发放的警民联系卡上的报警电话第一时间联系到孙文锋。孙文锋立即组织民警前往解救,由于处置及时得当,阻止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的发生。
今年10月7日,正在辖区开展治安防范宣传的二郎坪派出所民警,接到中坪村治安积极分子报告称,有一辆面包车形迹可疑。民警立即赶过去,发现驾驶该面包车的两名男子涉嫌盗窃。两人见事情不妙,从路边小桥跳下逃跑,派出所发动群众在深山展开搜索,两名嫌疑人主动下山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统计数据显示,“流动警务背篓”运行3年来,二郎坪派出所共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专场宣传30余次,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100余件,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人员送身份证到家380余张,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为游客提供服务400余人次。通过行之有效的治安防范宣传,当地群众的自防意识不断提高,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较2009年下降81%,治安案件下降67%。(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丁俊良)
·河南息县法院“四心”工作法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十一次全国政府法制监督工作协作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河南:创新社会管理 推行阳光执法
·河南武陟法院六项措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河南西平:建立廉政文化长廊
·河南商丘开展百日竞赛提升督察效能
·河南商丘开展百日竞赛提升督察效能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创先争优促发展纪实
·河南高院党组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十八大报告
·河南湛河开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法律咨询活动
·河南淅川“五六七”联动监督机制引代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