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疆两年多来推出的民生项目进行综合统计,不难发现,新疆的“民生矩阵”具体有以下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全区普遍层面的,通过对于公共设施如交通、邮政等的资金投入和价格调节,降低人民生活成本,提高人民生活便利度。这一层面需要新疆政府站在区域政经的宏观角度进行整体规划,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或者混乱的资源搭配。
第二个维度是根据人民的年龄、职业等特征进行分类,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福利辅助。年龄层面,儿童和老年是重点。此外,失业的中青年也需要一定的资源倾斜和政策辅助以找到工作,让生活回归正轨。职业层面,从事高危险、高污染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相关政策给予足够的区别对待,以对冲其因为职业特征所产生的个人身体健康和心理上的损失。
如,2012年前三季度,通过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农村各项民生工程的开展,新疆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151元,增长19.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首位。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增长50.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2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快27.9个百分点,成为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最大亮点。
年龄结构上,新疆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新疆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0.48万人,占总人口的10.93%,预计2015年新疆老年人口将达290万以上。
为此在“十二五”期间,新疆将构建“9073”养老服务模式,以逐步实现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的目标。
如新疆在建的墨玉县敬老院、洛浦县敬老院、兵团农十四师皮山农场敬老院以及和田社会福利及救助示范中心。这些举措将极大地解决当地独居、孤寡老人的托养问题。此外,新疆大力实施的城乡低保提升工程、敬老爱老助老工程、特殊群体关爱工程、社区服务工程等十项民政重点工程,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0%。
第三个维度是按照地域进行划分,根据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不同,对于民生不足的区域进行转移支付,调节该区域内的福利投入。这一部分,转移支付是重点,但关键仍然在于促进相应地域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力图避免其形成对政府投入的过度依赖,反而丧失了自身的经济结构改造,甚至降低自身的发展积极性。
·新疆兵团推行公职人员网上考法
·新疆和静投入2143万元致力改善乡村卫生医疗
·新疆政法委机关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
·新疆政法委学习十八大精神鼓足干劲争作贡献
·新疆各族群众憧憬美好明天
·新疆: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新疆: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稳定
·新疆政法委机关干部学习十八大精神
·新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100%
·新疆和田社区“三化”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推开
·新疆和静公安“造血工程”架起脱贫致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