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创先争优促发展纪实

2012-11-20 08:56: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南洛阳西工区法院创先争优促发展纪实

    去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成立。然而接连发生的两个颇有影响的负面新闻,将西工法院推向风口浪尖,法院形象一度跌到谷底。是“点背”还是自身问题积累到一定时间的爆发?党组对此进行了反思。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使该院党组一班人眼前一亮,认为只有深入推行创先争优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让西工法院“站”起来。随着创先争优规划的实施,该院开始了从“步步走”到“步步高”的跨越。

    一年多来,持续的创先争优活动使西工法院尝到了“甜头”:法院党总支、两名党员受到上级法院通报表扬,司法宣传工作受到省高院表彰,行政审判工作受到上级肯定。民一庭法官张罗炜被推荐为“全省优秀法官”候选人。

    制度网格化,让规范产生战斗力

    7月19日,有一个通报让全院干警一惊:院长赵耀武因审委会迟到15分钟受到通报批评。创先争优要制度保障,这是制度的力量。该院结合法院实际,先后出台了车辆管理、工作纪律、审委会议事规则、案件评查等15项全方位的网格化制度,旨在规范干警行为,吹响创先争优“集结号”。

    为让制度有生命力,立案大厅的大屏幕是“见证人”:滚动播放上班迟到的个人名单、包括某党组成员车辆停放不到位等在内的违反制度的信息。当事人认为,对上班迟到的法官都如此严格,对办案质量的要求也差不了。事实正是这样的,规范出干警战斗力,出案件质效。

    措施透明化,让廉政形成公信力

    洛阳市政协委员于娟近期来法院次数增多,同事开玩笑问:“法院是不是有你的亲戚?”她说:“比亲戚还重要。”她是法院聘请的廉政监督员,在法院开展的“两评查”活动中,她是评委。案件质量、队伍建设与廉政工作密切相关,这也是创先争优的关键一仗。

    该院从立体防范入手,打造一张公信力的名片。采取采用手机短信平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跟踪案件执行等方式,让外部监督成为法院廉政建设的“第三只眼”。建立每案一卡制度,在立案时向当事人发放;在送达法律文书时由当事人填写承办法官的廉洁情况;开展当事人评法官活动,是否廉洁当事人说了算;开展律师评法官活动,采取不记名方式对全院法官进行评价;发现违纪案件后,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惩治力度,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处4个案件,涉及干警11人次。廉洁问题是条“高压线”,不能越雷池半步,干警如是感受。

    目标具体化,让考核激发内动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院创建了一个尺度,就是考核绩效,以此最大限度挖掘干警内部潜能。该院今年下发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并成立了绩效考核办公室。绩效考核办法囊括了法院要求完成的所有工作。

    考核分为对部门考核和对干警考核。考核采取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考评采取月汇报、月讲评方式。每位干警的年度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政绩档案,作为任职、评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干警未完成考核任务的,排列末两名且得分不满200分,待岗培训一个月。部门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连续两年未完成绩效目标考核任务,部门负责人予以免职。从而形成人人有目标、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做到奖惩有据、评先有据、用人有据。这个犹如金字塔的倒逼竞争机制,使全院干警创先争优的氛围更加浓烈,竞争近乎“残酷”,唯恐自己“掉队”。(车继敏 张玉鲁)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