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志明
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求我们既要研究解决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长远性、基础性的大事,又要倾注更多的热情、精力,认真解决事关群众衣食住行的平常事。竭尽全力办好小事,更能彰显出群众在干部心目中的位置,更加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善抓小事方能成就大事
不会办小事,就不会办大事。大事与小事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大事里面往往包含着许多小事,许多小事集合起来也就成大事。为什么有的基层干部自认为大事办了不少,可群众还是有意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事不想办、不会办、不去办。如深入农户作一次访谈、为农民提供一条信息、帮助农民掌握一门技术,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农民来讲却是大事。只要把这些小事办好了,群众就会信赖我们、亲近我们。
小事办不好,大事就办不成。小事决定成败,办小事是成大事的基础和前提。成大事者,都是从小事做起。如果我们不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大事,不把工作上的细节当重要环节,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就会削弱党的执政基础。特别是当前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环境下,老百姓的小事、细节没有解决好或考虑不周,完全有可能影响整个发展大局。有些重点工程建设之所以迟迟推进不了,除错综复杂的原因外,往往与前期工作不够扎实、协调沟通不够到位、工作不够深不够细,没有正确处理好诸如征地、拆迁、补偿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群众的小事,就是干部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个看似普通的信访问题,可能让当事人奔波数年,耽误工作生活,甚至影响一生;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问题,从一个地区、国家的角度看是小事,但具体到普通民众身上,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牵动群众的情绪,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
从小事抓起方能做好群众工作
化解小矛盾构筑社会大和谐。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在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下访、大回访、大调解活动中,逐步探索出一套从关注群众冷暖的“小困难”做起,从影响群众生活的“小案件”查起,从激化群众矛盾的“小纠纷”排起,从危及群众安全的“小隐患”抓起,从造成群众不满的“小细节”改起为主要内容的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五小”模式,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减少社会冲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在群众工作中构筑人民大调解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全县85%以上的“小矛盾”在基层一线得到有效化解,有力地保证了边境地区的长期和谐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只有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诚心诚意地把群众关心、关注、关切的小困难、小案件、小纠纷、小隐患、小矛盾耐心细致地化解了,只有群众的问题解决了,社会情绪理顺了,改革才有动力、发展才有环境、稳定才有保障。
改进小细节促进作风大转变。在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中,红河州明确提出各级干部要从轻视劳动、脱离劳动这个小细节改起,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在驻村中通过与村民共同劳动,亲身体验农村艰苦的生存环境,感受农民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石屏县建立了干部劳动制度,让干部下农村、下社区、下工厂、下工地、下矿山“五下乡”,参与公共劳动和群众生产劳动。建水、泸西、屏边等县开展“组工干部进农家”活动,让干部躬身进农家、荷锄当农民。驻村期间,一名下派到基层担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员的年轻机关干部深有感触地:“劳动是公仆本色最直接的表现,下基层做群众工作,有时与其苦口婆心说几个小时,不如跳到田地里干几十分钟。”这话说得非常朴实、在理,养成良好作风,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小细节改起。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大事应该想、应该干、但小事、小细节也不容忽视。要确保工作出成绩又不出问题,必须从诸如劳动这些小事情、小细节抓起,严防工作中的细小失误,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作风。
抓实小事情汇聚万众大民心。把小事看重,从小事做起,将小事抓实,转变的是领导方式,受惠的是人民群众,密切的是干群关系。在群众工作具体实践中,红河州举全州之力,下大气力解决了一大批在就学、出行、看病、就业、住房、收听广播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各级干部也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烦这些小事中锤炼了作风、改进了工作、提升了能力,树立起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个旧市通过“挑一担生活饮用水、吃一餐付费农家饭、寄一张新年问候卡、送一幅喜庆报春联、扫一次孤残农家院”等“五件小事”,实现了驻村干部与基层群众的无缝对接,有力地推动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活动的全面开展。做群众工作,既要抓大事、要事、急事,又要抓小事、琐事、平常事,以抓大事的气魄抓好小事,真正把好事、实事、小事抓在群众所需之处、所盼之处。
算清小账目助推农户大增收。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更好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收致富不仅与每一个家庭相联系,与每一个群众的具体利益相联系,还与当前的工作大局、发展大局相联系。在群众工作具体实践中,红河州立足于破解当前农民的增收难题,在全州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全力组织实施了“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通过抓实小产业来办好大民生、算清小账目来促进农民大增收。各级党组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要求引导群众发展增收产业,驻村干部为农户量身定做增收计划,细化增收路子和每个年度、每个项目的增收数额,切实做到了乡镇有思路、村村有目标、户户有计划。做好农村群众工作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农民更好更快地增收致富。促进农民增收,既要算大账、算民情账,又要算小账、算经济账。只有各级党员干部真正深入群众为农户办好实事、办好小事,才能形成促进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治本之策。
(作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