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记者在一个居民区见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赵宏宝。他正忙着抄写墙上密密麻麻的办证电话,扫了一眼记者,他停下了手中的笔说,这些繁杂的信息背后,说不定就能牵出一起案件的关键人物。朴实的外表、坚定的语言、执著的目光,这就是记者对这个有着“信息战神”称号的刑警的第一印象。
赵宏宝将传统侦查手段和现代侦查手段巧妙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人、物、时、空“四字”循迹追踪法,大大提高了破案率。“他侦破的案件很多都是疑难案件,往往在大家都被弄得焦头烂额时,赵宏宝总会运用他特殊的办法,让整个案件出现转机。”和赵宏宝并肩作战多年的同事说。而赵宏宝对同事们的评价回应得轻描淡写:“无非细心二字。”
2011年9月4日13时许,受害人杨某乘飞机抵达哈尔滨太平机场,下飞机后换乘机场巴士前往市区。到达宾馆时,杨某发现自己放在机场巴士行李架上挎包内的27万元不见了。此案随即被列为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挂牌督办案件。赵宏宝在距婚期不足1个月的时候,接下了侦破此案的任务。
发案时间不精确,作案痕迹荡然无存。面对这样一起毫无头绪的案件,赵宏宝把切入点放在了机场班车站点和案发巴士上的监控资料上。他将案发前后的监控录像反复观看了上百遍,一名40多岁男子的疑点逐渐暴露出来,男子多次往返航站楼与班车站点,并先后两次购买了巴士车票,却都没有乘坐,特别是他上了案发巴士后没等车开就下了车。13时40分,他又乘坐出租车离开。赵宏宝通过调查询问巴士和出租车司机,又了解到了该男子的体貌特征。警方通过截取录像和出租车司机描述,分析该男子极有可能是有预谋实施犯罪的流窜人员。
9月29日,警方又获取信息,该男子很像家住牡丹江市一个叫王某的人。10月9日凌晨,王某被抓获。被抓时,王某感叹道:“没想到大老远跑到这,偷东西时小心翼翼,还是这么快就被抓住了。”(金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