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一站式服务解民忧
对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述,新疆鄯善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花保华深有体会,这几年,吐鲁番地区和鄯善县为创新社会管理、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出了“综治维稳中心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吐鲁番地区鄯善县综治维稳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实行“8+X”模式运作,“8”指综治办、法庭、司法所、妇联等常驻单位,“X”指生产办、农机、民政、计生、社保等轮值单位,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群众在一个大厅就可办理多项事务,缩短了办理时间,加快了办理效率,为群众提供了方便。
今年年初,为从维护稳定转变为服务群众,鄯善县连木沁镇综治维稳中心还特别更名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11月9日下午,中心接待了5位来自吐鲁番市胜金乡的农民工,这5位农民工在连木沁镇附近修了3天路,却没有拿到应得的工资,老板的理由是:路没有通过检修,不能给钱。
连木沁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找到了5位农民工的老板,对纠纷进行了解协调,仅用了4个小时时间,就让农民工拿到了3400元工资。
“连木沁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建在马路边上,是为了方便群众。更名也是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顺民意、贴民心。”连木沁镇党委书记李生斌指着信访办公室里软绵绵的沙发说:“解老百姓的难题,要热心和耐心。让老百姓来了这儿,有到家的感觉,这样还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站式服务,成效明显。李生斌说:“中心一直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鄯善县一站式服务大厅机制分为三级,分别在鄯善县、乡镇(场)和“村(社区)设立,构筑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维稳工作平台。据了解,截至2011年7月底,鄯善县11个乡镇(场)已全面完成乡镇综治维稳中心的建设。通过三级综治维稳中心一年的工作运转,今年以来,受理治安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刑事案件立案数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 %。
花保华表示,今后鄯善县委政法委要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三级一站式服务网络为重点,整合力量,创新工作,推进鄯善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网格化治安防控保平安
2011年7月8日夜,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接警后,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水磨沟区分局六道湾派出所民警立即调集附近巡逻队员到达事发地点,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并将打斗双方带回派出所调查处理。
该所所长丁勇说,事件成功处理得益于社会治安防范‘网格化’管理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据了解,该所辖区常住人口37901人,流动人口最多时达50000多人。
丁勇说:“实有人口不断增加,派出所日常工作任务、各类勤务倍增,现有警力已难于应对。只有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对社会治安力量进行整合,才能有效缓解警力不足的现状。”
丁勇说,经过与六道湾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协商,原来由办事处管理的200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及巡逻队员全部交由派出所统一管理,纳入了“网格化”管理中。
“网格化”即按地理位置将社区化整为零,分成若干片和单元,像一个网格图,由社区民警、联防队员、治安巡逻队员共同进行防控。根据所属社区的治安复杂程度,将每个社区划分为3至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至3名联防人员。联防队员负责网格内的实有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情报信息的收集及刑事、治安案件的防范,社区民警负总责,并对社区所有网格内人员工作进行安排和检查。
丁勇说,实行“网格化”以来,辖区内街面违法、犯罪行为明显减少。以五六月份刑事案件发案数为例,发案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和30%。
大调解化解社会矛盾
塔城地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志明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报告的这段表述,紧扣当前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杨志明说,十七大以来的5年里,塔城地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树立新理念、迈出新路子,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塔城、幸福塔城”的目标,正确处理“第一要务”和“第一责任”关系,多元化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的联调联动机制创新,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迈出一条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全区“克塔高速公路”的兴建、数十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沙湾撤县建市等,数万人大规模平安搬迁成为典范。
塔城地区立足“一个中心”,科学整合大调解工作力量。在所属93个乡镇(场、街道)全面整合基层政法维稳力量,建立了“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立起由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办、人民法庭、司法行政、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治理大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托乡镇(场、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成乡镇(场、街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合署办公,对矛盾纠纷做到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
塔城地区制定了《关于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的意见》,加快实施“四调对接”,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为信访分流、为公安减压、为法院减负、为群众解忧”的作用,大力推进人民调解进法院、进检察院、进公安、进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了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四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目前,全区所有基层法院立案庭都设立了调解窗口;所有基层检察院开展了“轻微刑事案件民事赔偿部分”调解工作;104个基层公安派出所全部设立了调解室;地、县两级信访局整合资源,创新成立8个群众工作部,并建立特殊疑难案件信访专项资金制度,集中用于信访案件处理和困难上访人员帮扶补助。(记者蒋兆明 马琳 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