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是西宁市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让西宁市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记者从11月13日召开的省综治委考评西宁市2012年度社会管理工作汇报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宁市在以往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西宁模式——“3+6”社会管理模式,将西宁市143个社区划分为1037个责任网格,提供优质服务。在这种模式下,西宁市社会管理水平、社会治安环境有了大改善,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3+6”社会管理模式是由城镇社区网格化的服务管理平台、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平台、集中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构成的三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和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管理基层保障机制等六大社会管理机制组成的社会管理模式。
在具体操作中,西宁市依托社区基础平台,将西宁市的143个社区划分为1037个责任网格,整合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力量,将网格内的“人、地、物、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开展矛盾调解、治安巡防、社区服务、打击非法犯罪等精细化管理服务。“3+6”社会管理模式启动以来,西宁市调处矛盾纠纷9321起,调解成功9039起,调解成功率为96.97%,将矛盾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同时,西宁市各区县公安分局、40个派出所设立了监控中心,在西宁市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安装了8502处监控网点,对这些地方的治安情况全方位监控,治安案件数量逐渐减少。
下一步,西宁市将继续深化“3+6”社会管理模式,全面推行以信息化为引领的西宁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西宁市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文\吴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