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新疆

用生命诠释忠诚——追忆因公牺牲的好民警刘庆涤

2012-11-16 17:12: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2012年11月7日清晨,一个年仅32岁的人民好警察倒在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永远离开了他的亲人、战友和同事们。11月6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巧报派出所副所长刘庆涤在处理一起治安案件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捅成重伤,不幸牺牲。

  这是怎样的一位民警,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来了;服务过的群众、被他处理过的对象,也来了;有远在他乡的同学,有朝夕相处的同事,有相识多年的朋友,但更多的是他服务过的群众,是他长期帮扶的残疾人、商贩……人们冒着寒冷,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聚在一起缅怀他,用这样的方式再送他一程。

  群众:他是一个好警察

  “刘所长不可能走了,他替我丈夫找到了工作,我要好好感谢他呢!”一名聋哑姑娘激动地打着手语,嘴里发出呜咽声,从她那含满泪水的眼睛中,记者可以看出,此刻的她心情有多么悲伤。最后,这名聋哑姑娘借助纸笔将自己的心情记录了下来。 11月8日早晨,聋哑姑娘小张收到了丈夫发来的一条短信:“看到报纸上说,刘庆涤牺牲了。”收到这条短信,小张愣在了那里,怎么也不敢相信,刘庆涤就这么走了。

  “200 5年8月,我和刘庆涤相识在一次读者见面会上,当时,我的手机丢失了,刘庆涤帮忙找了很久,虽然手机没有找到,但我和刘庆涤却成了好朋友。当刘庆涤得知我的丈夫没有工作时,就委托他的朋友帮忙,最终,我的丈夫找到了如意的工作。后来家里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刘庆涤的帮助下得以解决的,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真诚。他站着时是一面旗帜,躺下时是一座丰碑,希望天堂里没有刀光剑影。”   

  在刘庆涤管辖的辖区,很多居民都有他的手机号码,有事没事都会给刘庆涤打个电话。杨生智是明德学校的校长,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不断用手擦着涌出的泪水,他说:“刘所长,我们学校供上暖了,你放心吧,我代表1200名农民工谢谢你!”让杨生智记忆犹新的是,10月29日晚9点,他接到了刘庆涤打来的电话约他到办公室谈话。原来,已经进入供暖期半个月了,可明德学校却迟迟未供暖。晚上10点,杨生智来到刘庆涤办公室,两人协商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解决供暖问题。从那天开始,刘庆涤就奔走于明德学校、开发商、供热单位之间多方调解,刘庆涤几乎每天打三四次电话,询问进度。“11月7日那天,我们单位的老师还奇怪,今天刘所长怎么没有打电话,正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刘庆涤牺牲的噩耗传来了,学校看大门的老人听到他牺牲的消息后失声痛哭……”说着说着,杨生智的泪水已夺眶而出。

  “化解社会矛盾是派出所民警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但刘庆涤调解矛盾从不就事论事,而是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和需要,他用一名人民警察的聪明智慧在一次次纠纷调解中,化干戈为玉帛。

  东瓦窑菜市场个体户刘勇认识刘庆涤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时,刘庆涤还在人民路派出所工作。

  2011年夏天,刘勇骑自行车在新建东街与一名骑车的女子发生了碰撞,两人争执不下,只能报警。面对拥堵的马路,刘庆涤先将两人扶到马路边,开始为两人做工作。经过协调,刘庆涤让刘勇给对方200元钱作为补偿,女子依旧不依不饶。无奈之下,刘庆涤将二人带回派出所,就在派出所门口,女子反悔了,拿了200元钱离开。刘勇说:“那名女子走后,刘庆涤又将我叫到办公室,向我做了解释,说也许这样处理对我有点委屈,但是遇到矛盾纠纷时,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又讲了不少法律知识,最后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

  一次撞车事故,让刘勇和刘庆涤成了朋友,从此,刘勇凡是遇到生意方面的法律难题,就会给刘庆涤打电话询问,刘庆涤从没嫌烦。

  同事:工作中他永远冲在第一

  刘庆涤牺牲的前一天,他刚刚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抓嫌犯归来。11月5日深夜,刘庆涤和内蒙古未成年犯管教所政治处主任张素亮等几名警察赶往凉城县,6日凌晨3时,确定两名犯罪嫌疑人住在凉城县汽车站附近的旅馆,找到房间后,刘庆涤第一个冲上去,将其中一名嫌疑人摁住,随后,另一人也被抓获。4时30分,刘庆涤和民警们从凉城出发,返回呼市市区。由于极度疲劳,一同前往抓捕的未管所民警张素亮坐在车后排睡着了,凌晨5时,张素亮醒来时,看到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刘庆涤和开车民警说着话。这一夜,刘庆涤一直未合眼。“他说他有5分钟的觉就可以歇过来。”和刘庆涤只有一面之缘的张素亮很清楚地记得刘庆涤说的这句话。让张素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与刘庆涤的第一次接触,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

  11月6日,从凉城县执行任务回来后的当晚,刘庆涤在处理一起治安案件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捅成重伤,次日零时15分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而牺牲当天正是刘庆涤32岁的生日。“11月7日是刘庆涤的生日,在他牺牲前几天,我们还通过电话,我还问他今年的生日怎么过,庆涤告诉我,十八大期间安保任务比较重,今年的生日还是不要过了。”刘庆涤的朋友郭环宇无限哀伤地说道。   

  1980年,刘庆涤出生在通辽市的农村,2004年,他通过自治区招聘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2004年,刚参加工作的刘庆涤被分配到了赛罕区人民路派出所工作。“刘庆涤就是个干警察的料!”这是原赛罕区人民路派出所所长赵敏对刘庆涤的评价。所里几次重大的抓逃犯行动,都有刘庆涤参与。作为所里最年轻的民警,刘庆涤在抓捕中总是冲在最前面。2010年,刘庆涤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连夜赶到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将潜逃11年的唐山籍杀人逃犯抓获。2010年的一次抓捕持刀抢劫逃犯的行动,让人民路派出所民警见识了刘庆涤不惧危险的胆识。当时,在确定了三毛小区有一名涉嫌抢劫嫌疑人后,明知道嫌疑人李某带刀呆在家里,刘庆涤依然第一个破门而入,将李某摁倒。在同事们的眼中,刘庆涤是一名爱岗敬业、责任心非常强的小伙子。由于人民路派出所辖区面积大,人员复杂,因此,治安案件较多,刘庆涤主动帮助治安民警处理治安案件,派出所的每一起案件几乎都能看到刘庆涤忙前跑后的身影。2006年,派出所为辖区居民换发二代身份证工作期间,每天都有二三百人办理,时任管区片警、巡逻民警的刘庆涤还要抽出时间帮助居民办理二代身份证,那段时间,他忙里忙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家人:他带着遗憾走了

  在8年的公安工作中,刘庆涤早已经把基层派出所当成了自己的家,他吃住在单位,忙起来几天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在刘庆涤的办公桌上,有一本被翻阅了不知多少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翻开这本书,每一页都被刘庆涤用笔圈圈点点勾画着。刘庆涤调任巧报派出所时间不长,无论是羁押犯罪嫌疑人,还是调解矛盾,刘庆涤都走在最前面。巧报派出所所长佟白龙告诉记者。 刘庆涤工作了8年,回老家呆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一个月,他姥姥去世后,他也仅在家呆了一天便返回工作岗位。在刘庆涤牺牲的前一天,父亲购买了一张7日去北京的火车票,准备进京看病。两个月前,刘庆涤的父亲视线模糊,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因眼底出血和眼底黄斑导致视力模糊,需要尽快动手术,否则可能恶化,并最终导致眼睛失明。

  “领导,我父亲的眼睛出了问题,我得请个假,陪他去北京去做个手术,他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8月中旬,刘庆涤跟巧报派出所教导员张建国说。直到牺牲前,他却因工作忙而一直未能陪父亲去做手术,视线越来越模糊的父亲只能自己买票,打算独自去北京做手术。刘庆涤将没能陪父亲看病的遗憾带走了,留给父亲的,只有无限的哀思……(宋斐)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