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社区管理和谐音
2011年起,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先进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在“升级”邻里中心对周边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同时,在每一个社区邻里中心辟出15%的面积用以同步规划建设“民众联络所”,并按照标准配置“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体站”等七类功能场所,一站式满足社区各类群体的多元需求,并在社区工作站统一设置了党团服务、计划生育、劳动保障、民政事务、法律援助、民情联系等服务管理窗口,充分发挥出了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壮大义工队伍、培育社会组织、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促进社企共建的职能,还有效促进了社区与辖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交流,唱响了“园区模式”的社区管理和谐音。
“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
心语园、欢乐坊、雅韵居、创业者联谊社,走进2011年6月作为第一位“试行者”先行投入使用的湖东社区“方洲民众联络所”,这些冠以温馨而又贴心名词的场所,透露出社区与群众心贴心的氛围,而即使是记者采访当天外面下着大雨,来此学习娱乐、休闲活动的人们依然骆驿不绝,而需要办理计生、社保、民政等事务的社区群众,也三三两两在该中心服务窗口就近直接享受同等的政务服务。
湖东社工委书记金哲介绍说,这里所有一切的规划建设理念,都围绕着“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和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机制展开,采用一个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辐射周边4至6个小区,承担社会管理和服务作用。
硬件设施配备一流,而这里的管理服务“软件”也令人刮目相看。
联络所实行全年无休的便民利民工作制度,再加上各类场所免费开放,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欢迎。单从去年5月起通过将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一项活动,至今搜集的城市管理、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区商业、环境保护、市政设施等意见建议达已达200多项,园区工委领导还多次亲自牵头把关,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探索简化、高效的方式予以妥善处理,完成了全部答复工作,亲情沟通方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觉到了政府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据了解,按照标准、风格、功能、内容四个统一的要求,目前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已建成了四个高标准的民众联络所,年底还将有四个将建成使用,并将与2014年实现全区范围内的全覆盖。
从社会管理“旁观者”到“参与者”
开发建设已经18年的苏州工业园区,除了密布的高科技企业和商业巨头之外,288平方公里土地上,还有100多个社区、37万户籍人口以及61万外来人员和1.2 万外国人。
为了建立起与园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社会管理水平,管理者可谓动足了脑筋,而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民本、民生。既要廉洁公正、服务一流,又要中外兼顾、老幼皆宜,民众联络所就是一个平台和窗口,是否群众认可、百姓欢迎,则是试金石。颇受关注的网上3D派出所、社区检民联络站、法官志愿服务团等都围绕民本理念设计,而围绕社区管理的新理念,园区范围内依托社区新生的社会组织,也在近几年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和培育。
湖西社工委书记田太促介绍,民众联络所的社区工作站,作为政府行政及社会事务服务功能的延伸,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以及社区与非公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据介绍,仅目前该社工委居民自愿组织建立的“草根”组织已近50个,保障孩子上下学的“护苗队”、为精神病人定期送医买药的“博士汽车志愿者队伍”、缓解老年居民吃饭难的“爱心餐厅联盟”、为延伸社区公共服务建立的“触爱行动网站”等等不胜枚举,一个个新生组织让社区群众体验着社会管理“参与者”的角色感受,也摈弃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旁观者”的旧观念。
面向社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占多数
据了解,中央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结合上级部署,从园区近年来发展和管理的实践出发,通过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任务责任分解、项目化推进、网格化建设进行了部署落实。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政法委书记吴宏介绍,社区民众联络所,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的水平,还有效统筹了社区资源,为建立起扁平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格局创造了条件。
其中,仅在园区综治委2012年确定的2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中,面向社区和基层的就涉及完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深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综治网格化管理、开展幸福社区评选、推进邻里中心民众联络所建设、建立完善社情民意代表制度等8个项目。
而其中民众联络所中建设民众俱乐部,就已经拓展到免费为社区、企业的党群组织、文体团队提供多功能场所,用于召开会议、组织培训、举办活动、展示风采;提供境外人士交流、互动,中西文化交流展示;创业者培训、交流、联谊,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联络;推进企业服务,开展与企业党、团、工、妇等组织的联络和共建活动等多个方面。
2012年7月,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在苏州工业园区方洲民众联络所视察调研时对苏州工业园区加强社区建设、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居民群众的举措给予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陈训秋认为方洲民众联络所是苏州乃至江苏加强社区建设的一个样板,并强调要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秉承民生为本的理念,不断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把老百姓的事情扎扎实实地办好。(记者 丁国锋 通讯员 赵海晨 付国华)
·江苏新沂“六个一”规范村务建设——村官干得有谱 村民参与上心
·江苏警务督察工作驶入信息高速路
·江苏昆山: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妥善化解纠纷
·江苏警务督察工作驶入信息高速路
·江苏洪泽检察院:“银发检察室”温暖留守老人
·江苏南京鼓楼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他们探索在先
·江苏南京鼓楼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他们探索在先
·当代保险法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届江苏保险法研讨会综述
·江苏南通出台新规推进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
·江苏仪征:示范警务区社区民警“竞标”产生
·江苏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